等待处理…

书边杂写

2023年09月12日

《书虫日记二集》

彭国梁的《书虫日记二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7月版)读完了,他2006、2007两年的书生活就被我一点一点地切割完了。这一本书和上一本同样好玩,同样让人惊叹,依然地买书、读书、编书、写书、会友、吃饭、搞策划、跑选题、领稿费、看电影……在彭国梁的世界里,似乎除了书还是书,书的世界那么大,那么美。在长沙的捞刀河畔,彭国梁有一座“天下最美的书房”——近楼,四层,每一层都摆满了书。他曾戏做一副对联:书天书地书世界,不烟不酒不女人。倒也很贴合他的生活,张晨说,后一句可以改为“不烟不酒不正经”。彭国梁的书房引得天下读书人围观,书界名家大腕到了长沙没有不去近楼观书的。他的书多而杂,然而使用率极高。彭国梁守着这些宝贝,一年之内,写了那么多文章,开了那么多专栏,编了那么多书,写了那么多书,嘿嘿,当然也领了那么多稿费,赚足了名。这就叫活学活用吧,作为普通读者,还是多向这些书界大佬们学习吧。

此书系开卷书坊之一,主编董宁文,是为开卷文丛系列。有关他的活动和他编的书我也自然关注起来。最近,《开卷》在天津、南京等地分别举行了创办15周年座谈会,还出了15周年精选集,一份民刊,一个人操持,董宁文先生15年的坚守还真的令人钦敬,我订购了一套精选以表支持。另外还从孔夫子旧书网淘得他的《人缘与书缘》《开卷闲话五编》等书。

贾平凹《空白》之“白”

《空白》是贾平凹早年的一部诗集,由《诗刊》社、花城出版社1986年联合出版,收编了他1976—1986年写作的三十余首新诗。贾平凹说,他虽然写作了大量的散文和小说,但最倾心的还是诗。这部诗集,见证了贾平凹青年时期对诗歌的热爱,也见证了他的爱恨情仇,有希望,更有无限的向往。读之,能感受到质朴、纯真、温情、浪漫、理想的青年那些真诚、温暖、跳脱的青涩感情。出版者这样说:作为贾平凹早期文学创作的一部分,诗歌虽然不像他的散文和小说甚至书法、绘画那样,声名显赫,但却是贾平凹试水文学创作的起点。正如小儿学步,蹒跚迈出的第一脚,总让人惊喜。

我拿到的本子是陕西师大出版社2013年8月再版的,大16开,15*24厘米,瘦长型,装帧豪华,印制精美。近30年后,我们再次读贾平凹的诗歌,仿佛又一次经历了那个文学梦想青葱的美好岁月。诗当然是好诗,给人诸多启迪。但在读过之后,还有几句不得不说的闲话。

第一,豪华奢侈的装帧设计,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是对国人节俭思想的挑战。全书140多个页码,一半的页码上只有“空白——贾平凹诗集”及每一首诗的题目这么几个字,余皆空白,真是“留白”得可以!不要这一页页,行吗?我看行。因为在正儿八经刊印每一首诗的页码里,天地留得很宽,并不给人紧促之感。当前,全国上下都在积极实践绿色消费、文明消费,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我想,节省的那一半纸张,完全可以印一本书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绝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实实在在的行动,从珍爱一草一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能因为是贾平凹这样的名人的书,就如此大手大脚,浪费公共资源。相比而言,君不见,那些学术著作,却瘦小的可怜,有哪一个不是密密麻麻的排版?同样是著作人,待遇差别何其大哉?!

第二,接二连三的校对错误,是对读者阅读美感的亵渎。贾平凹的诗,大都短小,质朴,显示了他诗歌创作的实力。但是,编辑没下功夫,几乎三分之一的篇幅里都有错别字、版式错误,如“灵柩”错成了“灵枢”,“好坏”错成了“好环”,等等。如此不严肃的专业态度,焉能编辑出品质优良的图书?该书定价28元,不仅欺骗了读者的真金白银,而且欺骗了读者的良心和善意。

读罢此书,我倒怀念起鲁迅等那一代文化人印行的书籍来,开本小,书页薄,装帧朴素。不但如此,他们对文字也是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像鲁迅的《朝花夕拾》只有短短的10篇散文,却让人回味无穷。

□胡忠伟

上篇:刘文典:国学大师是如何抗战的?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7/20150730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7/30/12421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