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崖壁上的钻探人

——记西北水电公司帕隆项目部

2023年09月06日

一颗小石粒落了下来,刚挂到钻机上用于遮阳的彩条布上,彩条布就被瞬间撕出一个七八公分长的三角口,而这个元凶却是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石头。石头虽小却距离正在作业的钻探工王宏江不足一米,近百米高的落差,加速度后它足以造成人员伤亡,这种情景在项目部随时都有发生。

西北水电公司帕隆项目部作业点在帕隆藏布江大峡谷深处,四号吊桥与五号吊桥之间,距离雅鲁藏布江汇合处约七八公里。承担帕隆项目钻探任务的是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北水电公司的钻探工人。项目部仅有七人,都是在藏区工作多年的“老西藏”,然而如此凶险的作业现场环境,仍然令他们惊叹。

在这里寻找一块稍平坦的地儿,极为困难。作业点处在悬崖边,正面为百米高的鹰嘴石,下面为八十米的悬崖,震耳欲聋的江水日夜不停地咆哮着。一条紧贴在崖壁上的小路通向峡谷两江汇合处的扎曲村——一个仅有13户人家的门巴族小村落。无奈,钻机、帐篷只好落脚在小路上,而它的两边均为塌方区,塌落的石头大大小小簇拥着,显露出狰狞的面孔。充足的雨水,炽热的阳光,使得高处的石头不时滚落,二三十公分长的壁虎戏耍跑动,更加剧了落石的数量。安全帽是这儿唯一的安全防护手段。清晨起床后到晚上上床,全天安全帽不离身,夜晚睡觉,头一律朝向崖壁,以防不测。“白天提心吊胆,夜晚不敢睡太死。尤其在雨天。”安全员王宏担忧地说。

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形成这里独特的亚热带雨林气候。动植物极为丰富,毒蛇虫无处不在,它们的活跃同样令人不敢大意。胳膊粗的蟒蛇,不经意间出现在你周围,即便在帐篷里,千足虫、蜈蚣、蝎子时常前来光顾。更令工人们痛恨的是无所不在的旱蚂蝗。雨中雨后空气湿润时它最为猖狂,一旦它的热感应功能瞄准你,吸附在你身上,释放麻醉剂后,吃饱喝足你的血后,才会自动离开。而你的伤口会血流不止,并在一两周内奇痒,无法愈合。项目部里每个人均不止一次被它袭击过。面对险恶的施业条件,钻探工袁仲华、苏战心、王宏江、周长武、王宏五人,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齐心协力用最好的质量、最快的速度完成四个钻孔作业施工,为将来开发大峡谷水资源提供详实的地质资料。为此,他们竭尽全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未有过放松也没有节假日。

这里泥石流、塌方、滚石等自然灾害频发,地质结构极其复杂多变,钻探机械的作业常遇到意想不到的故障和困难。一个小小的螺丝、一段不长的套管缺少就会造成机械无法工作,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产用品全部由山外、由当地背工背进峡谷作业点,高昂的人工花费,使得工人们格外珍惜设备材料,减少耗损。作为项目经理的孔存平,有着25年的勘探经验,站在悬崖边,望着汹涌奔流的江水,望着江对面的垂直断壁思量着下一步怎样架设溜索绳,将钻机等设备输送过江,完成对岸两个钻孔的作业施工。他说,这是危险性极高、难度极大的工作,不过再难也得干,而且要尽早赶在雨季前干! (柳青)

上篇:“高温模式”下的关怀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8/20150805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8/05/11155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