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独一代”逐渐为人父母,而生养二孩的家庭也越来越多,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已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演变成隔代教育家庭。一方面,隔代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祖辈对孩子有爱心,养育孩子有经验,关键是更有时间;另一方面,隔代教育也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存在着不少弊端。
隔代育儿真的就那么难吗?子女和老人之间的关系真的就那么难解决吗?
隔代育儿的“三大沟”
在隔代教养的家庭中,老人和年轻父母之间确实存在很多观念不一致的地方,也有很多育儿方面的代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生活方面的代沟,主要集中在吃喝拉撒睡等方面。比如很多老人总认为孩子吃得越多越好、穿得越厚越好、睡得越久越好,其实这些方面都需要把握好度,孩子的生理发展都是有自然规律可循的。
2、习惯方面的代沟,主要集中在生活自理等方面。比如很多老人总喜欢给孩子喂饭、帮孩子洗脸刷牙和洗澡、替孩子背书包或整理书包,即使孩子已经完全有能力自理。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才是养育的最终目标,其实很多时候给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不帮助,孩子才能获得自我成长的机会。
3、学习方面的代沟,主要集中在知识学习等方面。比如很多老人总觉得孩子在学龄前学的知识越多越好,所以他们就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认字、拼音、算术等;总觉得孩子在学龄后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课本知识,所以他们就会认为中小学生读课外书就是浪费时间、学音乐和美术就是歪门邪道。
当然,除了上面列举的这三个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也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育儿代沟,正所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子女与老人有效沟通的“三大法宝”
当老人的养育观念跟年轻父母不一致时,理智的做法并非针尖对麦芒,而是心平气和地沟通:
1、“谁出面”,是关键。一般来说,老人跟自己的孩子交流会更顺畅,也更容易接受。如果需要跟外公外婆沟通,最好由妈妈出面;如果需要跟爷爷奶奶沟通,当然爸爸出马更合适。前提是夫妻双方的观念要一致。
2、先扬,后抑。在跟老人沟通问题之前,先要肯定老人对孩子的用心付出,表扬他们做得好的地方。这样做,可以融洽交流的氛围,舒缓双方的情绪,为后面的问题沟通做好铺垫。
3、善借外力,巧用权威。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同样适用于我们跟老人观念不一致的情况。在老人面前,别人说的话往往比我们自己说的话管用很多,尤其是带有一些权威的人,比如医生、老师、专家等等。为了让老人转变观念,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外力来帮助解决。
□付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