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低吟的荒野》:从自然之中领略简朴的愉悦

2023年09月12日

《低吟的荒野》中文版封面。

11月28日,在首届呀诺达生态文学奖颁奖典礼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程虹教授的《低吟的荒野》(译著)获得呀诺达生态文学奖。程虹教授将此次获奖奖金10万元全部捐献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美国生态文学书库”。

呀诺达生态文学奖是中国目前具有最高荣誉的生态文学奖项之一,此次评奖有1287篇(部)参评作品,最终有四部作品获得呀诺达生态文学奖,另有四篇(部)作品获得提名奖。

本文为程虹为《低吟的荒野》撰写的译者序。

《低吟的荒野》是美国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作者西格德·F.奥尔森不仅是美国自然文学的最高奖项——约翰·巴勒斯奖章的获得者,而且是唯一获得四项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民间自然资源保护组织奖项的人。

奥尔森一生中共出版了九本书,多以描述美国北部与加拿大交界的那片荒原为主题。如:《低吟的荒野》、《倾听之地》、《孤寂的土地》、《北方古歌》、《隐秘的森林》、《时间与空间》等等。

奥尔森给人的印象是一位优雅沉静的哲人。然而,造就这位哲人的却是位于美国北部与加拿大接壤的那片被称作“奎蒂科—苏必利尔”的荒原。尽管奥尔森出生于芝加哥,他的童年却是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北部的乡村度过的。

奥尔森七岁时,身为浸礼会牧师的父亲将家迁移到威斯康星的多尔半岛,在多尔半岛度过的童年使奥尔森形成了对自然及野外活动的终生爱好和迷恋。

在大学期间,奥尔森与友人一起初次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与加拿大安大略省交界的泛舟区摇独木舟旅行,从此,便迷上了这片点缀着璀璨的湖泊、裸露着古老的岩石、覆盖着原始森林的荒原。随后,他不仅携新婚的妻子伊丽莎白摇独木舟在湖区度蜜月,而且把家安在了有万湖之称的明尼苏达州。他接受的第一份工作是任教于伊利初级学院,因为伊利位于奎蒂科—苏必利尔荒原那片几百英亩湖区的边缘。他终生都居住在那里,直至离世。

像他之前的梭罗一样,奥尔森成为一个不为功利所动的追梦者。为了满足书写自然的心愿,在时逢美国大萧条的年代,奥尔森谢绝了美国政府向他提供的三个公职以及到利奥波德所任教的威斯康星大学读博士的机会,因为那将意味着离开他心爱的湖区,而他立志:“扎根脚下,忘却外界。”奥尔森经历了屡次投稿受拒的挫折,编辑们不止一次地劝他改写小说,因为他的自然散文没有市场。然而,奥尔森最终以自己描述自然的散文作品取胜。在辛苦笔耕二十多年之后,1956年,年届五十七岁之时,他的第一部作品《低吟的荒野》问世,并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此书不仅被公认为是他的代表作,而且也被誉为美国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此书多次再版。1996年,当此书出版四十周年之际,仅精装版的销售量就达七万册。在此书中,奥尔森生动地描述了他在美加共有的“边界水域泛舟区”摇独木舟漂流旅行,在美加交界的奎蒂科—苏必利尔荒原滑雪垂钓的经历,一展北美那些群山林海及江河湖泊的雄姿和风采,以及这些荒野的经历在他的心灵深处引起的感动。自然之声与人在荒野的心声交汇,这便是《低吟的荒野》的独到之处。

在奥尔森看来,低吟的荒野已经成为一种无价的精神之源,一种现代社会的心理需求。不同于简单的说教,不同于尖刻的批评,奥尔森以一种优雅的姿态引导人们留住“低吟的荒野”,如同他在序言中所述:“我将讲述我在北方的探索经历,但是比我在所到之处所见所为所思更为重要的是倾听荒野低吟的机遇,或者说捕捉其真实的含义。你或许并没有像我那样真切地听到荒野的吟唱,但是沿着我所走过的小道,你也会感受到它的辉煌。”

《低吟的荒野》呈现给我们的是自然中的古朴之美,是人们的一种共同的怀旧,是对原古荒野的深切思念,是一曲荒野的交响乐,让我们全方位地感受到大地之美,同时,也让我们从古朴的自然之中领略到简朴的愉悦。最重要的是,奥尔森通过亲身的经历让我们意识到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对荒野的需求,除非我们精心护好那些充实和滋润人类心灵的地方,否则,我们就会毁掉我们的文化及我们自身。 □程虹

上篇:愿生二孩的人少 卫计部门怎么办
下篇:读书的口味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12/20151210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12/10/12555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