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务工人员家庭牵挂多,每一个背后的问题处理不好都可能成为他们工作的牵绊和掣肘。面对他们的子女上学与后续教育问题,各地政府先后都出台了类似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又是强调“同城待遇”,又是大喊“就近入学”……一时间,外来务工人员们颇为“欣慰”。
但是,真正到了孩子需要上学的时候,因为被各种条件约束和实际情况所限,本来充满着阳光的心情,却经常遭情绪遇坠崖式跌落。几个来回折腾,大家才发现,惠民政策到了基层常常成了“画饼”。
《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的出台,咋一看,这政策是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的“稳定器”,随迁子女上学的“尚方宝剑”。然而,在实际中它涵盖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却十分有限,只包含了外来务工人员在西安上班时孩子刚到小学一年级年龄的需要入学的。
既然是全面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政策,那就应该统筹考虑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上学的各类问题,而非仅仅是解决其中的一年级新生入学。
笔者以为,出台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的初衷,就是惠及所有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从政策本身看,并未限定于只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的一年级新生,但不知道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为何要狭隘的把这项政策理解为只是对一年级新生的政策? (王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