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白先勇:

我们要把昆曲的青春生命召唤回来

2023年09月08日

著名台湾作家白先勇日前在北京发布其新书《牡丹情缘——白先勇的昆曲之旅》。他认为青春版《牡丹亭》是近年来两岸合作共同打造的文化工程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项。

青春版《牡丹亭》从2004年在台北首演开始,至2011年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共演出两百场,期间还赴美演出,观众总人次达30余万,几乎场场满座,青年观众占六七成。白先勇以“十年辛苦不寻常”来感慨青春版《牡丹亭》之旅。

作为该剧制作人,白先勇总结,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是一次学术界、文化界、戏曲界的大结合。制作团队里有学者、艺术家(画家、书法家、舞蹈家)、昆曲大家。“明清时期,昆曲演出往往是文人与伶人的结合,所以昆曲才能富有诗的意境,充满文人气息。青春版《牡丹亭》是在恢复这个老传统,而且是两岸文化人与戏曲表演家的完美结合,彼此截长补短,可以说是近年来两岸合作共同打造的文化工程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项。”

白先勇认为,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将传统与现代成功结合。“我们要制作的是一出既传统又现代的昆曲。21世纪的大剧院多半是西方歌剧厅式的舞台,灯光以计算机控制。表演艺术与科技结合是必行之路,如何利用科技而不为其所役,是我们严肃的考虑。在舞美、灯光、服装设计、舞台调度各方面,我们谨慎地注入了现代元素。”

他说:“我相信昆曲是一个古老的剧种,有强韧的生命力。我们要把它的青春生命召唤回来。”

《牡丹情缘——白先勇的昆曲之旅》全面收录其关于昆曲的随笔,以及与昆曲相关的精彩访问与对谈。在众多访谈中,他不仅披露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过程等,还提出了“昆曲新美学”概念。 □应妮

上篇:大数据时代的定制阅读:我们的阅读世界将如何被重构
下篇:“互联网+电影”成趋势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3/20160329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3/29/12097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