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作家要有向真理低头的勇气

2023年09月12日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不要看路遥怎样谈世界,要看路遥怎样谈女人》。作者叫周冲。这是一篇对路遥作品持批评态度的文章。老实说我不认识周冲,但我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结识了路遥,说挚友怕人说我是想沾这位茅奖得主的光,说老友还算靠谱吧?他在延大上学时我到延大为中文系作过报告;他到延河当编辑时编发过我的作品;在一块开过大会,喝过小酒,拉过闲话,也聊过女人……他牺牲时我向他的遗体鞠过躬,同时也洒下过不算虚伪的几滴泪水……毕竟,一位有才华的作家英年早逝是文学的不幸……

记得追悼会那天,会场大厅外最显著的位置摆放的花圈是路遥离异不久的“妻子”林娜献给路遥的,风雪中飘飞的是林娜亲笔写的挽联:路遥,如果你活着,你听我说……这一行泪水似的省略号当时就让我怦然心跳,意识到,路遥走后,一定会有很多有争议的评说。

后来的事实果然不出我所料……但是,评说路遥的文章多为追忆与赞颂,少有批评。这也正常,毕竟“死者为大”嘛!

周冲的文章是我读到的为数不多的批评路遥的文章。是的,文章是尖刻了些,用词是辛辣了些,但文艺批评本来就不是写给小姑娘的情书,唯此,文艺批评才有了它应有的品性和存在的价值。

社会不能没有文学,而文学不能没有批评。

对周冲同学的这篇文章,我基本赞成。至少勇气可嘉。

于是我把这篇文章转给几位我比较熟悉的作者和读者分享。

很快就有反应: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重度脑残;

他还说过萧红的坏话……;

他不能侮辱路遥的人格……;

路遥父亲的小个子与路遥作品有啥关系……?

发这几条信息的我认识,是位有才气的文学爱好者,也写过些不错的文章,同时也是路遥,萧红等作家的粉“粉丝”。

这就涉及到三层关系:作家与批评家的关系;作品与人品的关系;读者(粉丝)如何看待批评自己喜欢的作家和作品的问题。

我立即给我所熟悉的那位年轻的朋友回了一条短信:

……

“你最后一条是对的。但是,正像没有一部作品是完美无缺的一样,每篇批评文章也不会完美无缺。对批评文章完全可以反批评,这就叫争鸣。林子大了,啥鸟都有,叫声也不一样。而正是有不一样的声音,林子才热闹生动起来。不能因为有的叫声不好听就不让它叫。你是个有才华的年轻人,也有志从文,那就要学会站在文学的角度认识文学批评的意义与作用,不能以普通读者或粉丝的身份,见到谁批评你喜欢的作家就骂街……何况,路遥,萧红,包括我,所有的作家都是有性格缺陷的;而性格与其作品有很大关系,分析作品必然牵扯到作家的性格与命运……请注意,关于路遥的父亲,路遥自己的文章中也有不敬之词。路遥英年早逝固然悲哀,但他强烈的功利奢求造成不堪承载的心理压力也是他早逝的重要原因,批评家点破这一点,对社会是有警示作用的——虽然语言尖刻了些。

我和路遥是好友,我了解他。在他生前我曾当面批评过他:“兄弟,文学重要,命更重要……”

不谦逊地说:老朽不才,但多少也有一些喜欢读我文章的朋友——我不喜欢粉丝这个称谓,还是称文友、朋友为好。借此机会,我想对我的朋友们说:不论在任何地方、任何场合,如果听到有人批评我的作品或人品,你可千万不要骂人家,更不要跟家抡胳膊挽袖子地打捶噢!万一你受伤了或伤人了,医药费可得你掏噢!

不过你可以这样说: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支持你行使批评的权利!

昨天我对那位朋友补发了一条信息:

“作家当然要有个性,有坚持,但作家更要有胸怀,有向真理低头的勇气!”

换言之:你可以向权贵“说不”,不可以对真理“耍牛”!

□徐剑铭

上篇:“红叶”溯源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4/20160426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04/26/12853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