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跳水救人也许是偶然,但11次偶然连接起来,就凝聚成人生的高度。亓元博,咸阳市乾县王村供电所的一位普通电工,在27年的时间内11次跳水救人,给予了7个人第二次生命,先后获得了“咸阳市第四届道德模范”、“陕西好人”等荣誉。
亓元博所在的乾县王村镇王吕村村旁有一个大水库,它灌溉着周边的万亩良田,给乡亲带来丰收的同时,也因有人意外溺水给人们带来了悲痛。1989年农历四月初十,是乾县王村镇王吕村的庙会。这天中午,庙会上忽然传来一声呐喊:“有3个学生掉到水里了。”年仅24岁、刚结婚4个月,正在逛庙会的亓元博听到后,大步跑到水库边,顺着岸边堆放衣服的地方“扑通”跳入水里。但溺水学生早已看不见,水面恢复平静,亓元博在水里乱摸,由于缺乏救生经验和救援设施,在冰冷刺骨的水里,他的腿脚变得不听使唤。在周围群众的帮助下,经过很长时间,虽然3个孩子是捞上来了,但却没能挽回他们的生命。这是亓元博第一次救人。说起那一幕,亓元博仍然感到内疚又惋惜:“离我就这么近,可没能救了他们。可惜了,这么大的孩子一会儿就没了!”
从那时起,他就暗暗下定决心,今后决不能让这种悲剧在自己眼前发生,一定要把每个落水的生命挽救回来。27年来,无论是下地劳动,还是检修线路回家,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闲暇散步,他都有意识到水库岸边走上一圈,看有没有贪玩的孩子,有没有神情异常、久坐不走的陌生人,有没有以危险方式捕鱼的群众……2006年,他成为水库兼职管理员后,更把杜绝不安全事故,抢救落水群众做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
每到夏季,有不少周边村的孩子下水游玩,不少群众以各种危险方式捕鱼。整个夏季就成了他工作量最大、每天巡视时间最长的时期。孩子们这边阻止,又跑到了那边,村民们冷嘲热讽:“鱼又不是你养的,操什么心?”但他仍然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劝说,用以前发生在水库的残酷事实来劝导他们,珍惜生命,不要给家人和社会带来遗憾。经过自己和其他水库管理人员的不懈努力,近三年,他管辖的水库再也没有发生过一例不安全事故。
亓元博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农村电工,在精心为群众提供安全用电的同时,用11次见义勇为、甘于奉献的行动书写着陕西电力工人的平凡与伟大。据悉,他即将代表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参加省国资举办的“道德模范事迹巡回演讲”。他对记者说:“我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令我特别欣慰的是,我们周围几个村都成立了义务搜救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如今见义勇为已不再是我一个人了,而是一个团队。”
本报记者 古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