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您好,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我家电费这个月怎么这么高?是不是多收费了?”6月17日早上9点,国网西安供电公司环城东路供电营业厅刚一开门,一位老大爷就急匆匆来到营业厅班长朱艳的面前。
“大爷,您先别急,您家电费单号是多少?”随后,朱艳在系统中查询出老人的电费信息。“您家这个月用电量为2920千瓦时,超出了第一档电量,所以贵。”看着大爷还有些迷惑,朱艳拿出了自制的“居民阶梯电价提示卡”,一边读一边解释,“您看啊,这是居民阶梯电价的标准,按第二档电价收费就是0.5483乘以2920,所以要交1601.036元。如果您觉得没有用这么多电,我们可以安排计量人员去查看电表。”“你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了,最近天气热空调就一直开着,电表应该没问题,谢谢啊。”一早上,朱艳都忙个不停。
“每天都这么忙吗?”面对记者的询问,朱艳拿出她的工作日志,“你看,这是昨天我的工作,电费缴纳410笔,收取金额32万余元。业扩报装20户,处理电话咨询120起,客户面对面咨询109起。这工作量算是平均值,马上要到用电高峰期,我们会更忙。”
朱艳所在的国网西安供电公司环城东路供电营业厅成立于2000年,主要受理西安地区用电客户的用电咨询、查询、报装接电、电费缴纳、投诉举报等业务。作为营业厅的领头羊,如何把服务做好,做到客户心坎里,是朱艳成天琢磨的事。
2000年的一天,家住西安北关地字工房的张师傅来到了营业厅。双腿瘫痪,艰难跪地前行的张师傅引起了朱艳的注意。他对朱艳说,家里的电表被盗,已经断电好几天了,想办理电表遗失手续。交谈中,朱艳了解到,张师傅的爱人也是一位残疾人,整日卧病在床,女儿尚且年幼,一家人靠着微薄的社会救济勉强维持生活。张师傅一家的遭遇让朱艳和同事们又难过又焦急,为此大家共同出资为张师傅家购置了新电表,并积极联系工作人员尽快恢复供电。为了帮助张师傅,朱艳和同事们一有时间就会去张师傅家,给他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而这样的帮扶,坚持了整整16年。
“我用真心服务,换客户满意笑容。”这是朱艳对自己和团队的要求。为此,她提出了“165朱艳工作法”,“一个核心”是指以建立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为核心,“六心服务”是在服务中要有热心、诚心、耐心、精心、细心、虚心,“五零”目标是在业务办理零拖延,服务质量零差错,客户沟通零距离,服务管理零投诉,倾心服务零违规。自推行“朱艳165工作法”以来,营业厅的窗口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客户用电业务办理时间由原来的每件办理20分钟缩短至现在的10分钟;居民客户收费业务的时间由原来的每件5分钟缩短至现在的3分钟;营业厅实现“人工+自助”“7天×24小时”无间断缴费服务。在2013年10月,朱艳的“165工作法”荣获“陕西省第二届职工科技节‘先进工作(操作)法’”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钟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