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珉
记忆里的中秋节都是忙碌的,快乐的。孩童时代对月饼的盼望,青葱时期月夜下的浪漫,大人们殷殷的笑容和忙碌的身影,至今仍然记忆犹新。我觉得,一家人为了过好这一天忙碌,值得,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
前年中秋节前,向来很少出门的母亲,竟打电话来说要到我家过中秋。我简直有点受宠若惊,因一时激动,在电话里高声叫起来。
这些年来,总是觉得很忙,未能回家过中秋。母亲在电话中也总是说,工作忙,就不要回来了,电话里说一声,也是团圆。
即便是回去一次,也是匆匆看望一下双亲,第二天又急急返程。每次离家时,母亲怅然若失的眼神,我都不敢回头多看几眼。看着倚在门框上瘦弱的母亲,和一直送我很远很远的父亲,愧疚和酸涩便涌进心田。
而那天,母亲竟主动说要到我家来过中秋,我是何等地喜出望外啊。
我在汽车站接他们时,照例是大包小包一大堆。我说,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路上怪难拎的。我责怪着父亲。父亲像是犯了错的孩子,低声说道:“这是你妈的意思,说平时难得来一回,就多带点。你看,这些都是你们喜欢吃的东西。”
从此,每天下班回家,桌上便是热气腾腾的饭菜,有我最喜欢吃的红烧肉,女儿最喜欢吃的土豆汤。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那情那景,仿佛回到那个温情的老家,回到情趣盎然的童年。
中秋节那天,我家非常热闹。我怕母亲过于劳累,便提议说,咱们就在餐馆订一大桌吧。母亲不依,说在家吃饭热闹,气氛好。我拗不过她,只好依了。
离中秋还有两三天,母亲就在忙着准备。做月饼,自不必说。照样是她自己来做,桂花的,芝麻的,冰糖的,有好多品种。母亲还说,现在有烤箱,真是方便。不像从前,都是在柴火灶上慢慢地烙。
除了月饼,更多的还是家常菜。在热气腾腾的厨房间,颇擅烹饪的母亲大显身手。看到那热腾腾的美味,我像孩子一样,总是忍不住用手去抓盘子里的菜,母亲佯装生气,说都这大的人了,还这样嘴谗。可我分明看见,母亲的眉目间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神情。
饭后,几个侄儿提议,把水果、月饼搬到房顶的平台上赏月。此刻,大家一边赏着月亮,一边围着母亲,说着,笑着,好不热闹,就连不善言辞的的父亲,也在旁边乐呵呵地看着。
我觉得,父亲、母亲在哪儿,家就在那儿。
中秋,就是家的味道。有家,中秋才是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