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祥
乡村的冬天娴静而闲适,忙碌了一年的庄户人,开始了收获后难得的休憩与放松,为来年的耕作养精蓄锐积攒气力。清晨的鸡鸣和一大早窗外枝头上鸟儿的尖叫,已拽不起热被窝里懒散的农人,乡谚曰:“起起起呀,呲得像爷爷。”向来勤快的庄稼人睁着眼半早上了还在热烘烘的土炕上捱着捱着,直到日头爬上了窗棂,各家各户的屋顶上才升起袅袅炊烟。
一家人围着旺旺的火炉喝拌汤、抹糁子,吃过简单的早饭,嘴都顾不上抹,汉子叼上烟卷,老者披上臃肿的棉袄褂子,携儿拽孙踢嗒着挪出头门,捡个避风向阳的角落,背靠墙根坐下来,享受农家冬闲日子里最最惬意的“晒暖暖”。
太阳像个浑圆的火球儿,慢腾腾地在村东老槐树的尖梢上爬升着。很是费劲地挣脱了树梢的纠缠,将暖洋洋温吞吞的光尽情地撒在村子的角角落落。村前的南坡雾蒙蒙,若隐若现,大片覆盖着白霜的麦田,蒸腾出缕缕湿气,蔫头耷脑的麦苗儿便坦露出嫩旺旺的绿色生机,把满眼的希望之光呈献给闲适中的农人。
微风卷带着枯萎了的褐色树叶,在村街上悠闲地翻挪,气温越升越高,暖阳下的背风角落就出奇的惬意、舒坦。张家大爷乐呵呵凑过来,李家伯伯笑嘻嘻围上前,胖婶老远扯开了嗓门,薛嫂一溜小跑的应承,“晒暖暖”的庄户人扎起了堆儿。对着火抽老旱烟,放开喉咙说古今、谝段子、讲笑话、论收成、道来年、家里长短、世事沧桑、生活况味,从一张张喷吐着白气的嘴里淋漓尽致地倾泻而出。不时爆出齐声的喝彩,抑或零星的叹息。
贪玩的孩童们在人堆里见缝插针地穿梭,几只花狸猫咬鞋帮叼裤角,极尽能事的套着近乎,摇着尾巴的老狗叽呱叽呱舔食着不时着地的老痰,成群的麻雀在墙头和柴堆间起起飞飞叽叽喳喳凑着热闹,啄食馍渣的大公鸡被疯窜的娃娃惊得咯咯的尖叫。乡间冬日的“晒暖暖”真是大人乐呵,娃闹腾,鸡飞狗跳家雀叫,好不悠闲快活啊!
冷不丁,一声激昂的旋律在老槐树上的大喇叭里炸响,随即远远地传来:“舞蹈队出场了。”的吆喝声,正玩得起劲的孩童得令般戛然而止,片刻愣怔后就一齐向村当中跑去,边跑边喊叫:“看跳舞喽!看跳舞喽!”大人们谇一声:“崽娃子!”极不情愿地起身,拍打着身上的土沫、柴屑,互相招呼着跟在娃娃们屁股后面,成群结伙地赶到村中的娱乐广场。平展展、亮晃晃的水泥地上,三四十个俊姑娘、俏媳妇们已排开了方队,个个身着红毛衣、健美裤,手执花花绿绿的绸条子,跟着喇叭里的音乐节奏,转圈移位,踢腿扬臂,翩翩起舞。五颜六色的彩条儿在一片红色的海洋里左右盘旋上下飞舞,绘出浪漫多彩的图景,舞出乡村冬日的红火。悠闲、舒缓的《乡村冬韵》,轻快的《小苹果》,激越、昂扬的《让世界充满爱》……一曲未了又一曲。美丽的村姑,漂亮的媳妇,用优雅的舞姿,青春的笑脸,点燃了乡村隆冬的火热激情。猴急了的娃娃跟着展臂摇手,咬着烟锅的老者忍耐不住的踏步踢腿,乐呵呵的壮汉子亦合着乐曲摇头晃脑,老婆婆们捂着缺牙的瘪嘴哧哧地憨笑。新时代新农村别样的冬日韵致,醉了乡村,醉了农人……
日头不知不觉西斜了,风开始硬朗起来。陶醉在欢歌笑语中的庄户人,忘记了寒冷,忘记了吃喝。鼓点咚咚,驱走了寒意,歌声悠扬,揉和着乡情。冬日的乡村沉浸在惬意的浪漫温情中。
乡村的冬天是寒冷的,但亦是温馨而美丽的。别致的冬韵就是暖心的甜酒,慰藉了农家平凡、恬淡的清闲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