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冬至时节

2023年09月15日

□马科平

时光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岁月深处。不知不觉,冬至时令深情款款地走来了。日短夜长,阳光倾斜,渭河两岸越发冷峻。寒流有些像发起攻击的部队,频繁冲锋,无孔不入地渗透和覆盖。人开始觉得手冷,脚冷,耳朵冷,鼻子冷,甚至眼睛冷,牙齿冷,心也冷。

我走在渭河岸边,觉得大地在沉睡。似乎没有声音,没有色彩,没有花。柳树残留的叶片已经落尽,槐树、杨树、法桐上的叶片也已经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杆,刺向天空,树木赤裸的躯体在寒风里舞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这天,日子短暂,太阳匆匆出来,又匆匆离去,夜晚悠长,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人把冬至当作另一个新年来过。宋代诗人陆游在《辛酉冬至》中吟道:“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杜甫的《小至》中也有云:“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一过,不仅意味白昼开始变长,黑夜逐渐变短,而且会经历一个最寒冷期。民间以九天为一个计算单位,叫数九。歌谣曰:“冬至到头九,两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嘴里似吃辣;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四九三十六,关门烧炕宿;五九四十五,开门寻暖处;六九五十四,隔河看柳树;七九六十三,赶路把衣袒;八九七十二,天上飞柳絮;九九八十一,犁牛不得歇。”

我的老家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和“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记得小时候过冬至,母亲总会包萝卜饺子给我们吃。母亲说,只有吃了冬至的饺子,耳朵才不会冻伤。母亲将萝卜洗净切碎,加上大葱、生姜,放上各种调料,最好再有剁碎的猪肉,香喷喷的饺子馅就大功告成了。煮熟饺子,母亲先盛几碗给家里供奉的各路神仙和祖宗先人,并且念念有词:“老天爷吃,灶王爷吃,各位神仙全都吃,让到的吃,不到的也吃。保佑我家大人孩子平平安安。”

母亲的祭祀仪式举行完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屋子里的炉火正好,土炕也热热烫烫,边吃饺子,边说说笑笑,感受寒冷的日子里最温馨的幸福。这个记忆的片段,和曾经的画面,温温暖暖,充满浓浓的生活情趣,让我们珍藏一生,永远感念激动。

上篇:冬至絮语
下篇:故乡的冬至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12/19/13481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