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茶乡”创业唱新歌

——紫阳县搭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纪实

2023年09月15日

近年来,安康市紫阳县抓住全国首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和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的重大机遇,以创建创业型城市建设工作为契机,搭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促进城乡劳动者创业,从而带动就业,唱响了一曲“创建创业型城市”的茶乡新歌!

一技在身终身受益

紫阳县地处大巴山区,以盛产“紫阳富硒茶”而闻名天下。在发展茶产业的同时,近年来该县把免费技能培训列入全县20项民生工程作为促进就业助力脱贫攻坚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通过整合“就业工程”、“雨露计划”、“阳光工程”“人人计划”四大培训资源,分门别类开展对城乡新增劳动力、贫困家庭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的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培训,形成以政府主导、部门主抓、行业主管、培训机构主办、人社牵头协调、政企结合、上下联动,培训基地+脱贫群众+龙头企业、订单定向免费培训新格局。

自2014年创建创业型城市建设以来,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先后举办修脚养生、电子商务、家政月嫂、特色烹饪、民歌茶艺五大免费技能培训168期,培训11580余名学员,学员就业率稳定在70%以上。在全国各地开修脚店2000多家,修脚从业人员达1.2万人,年创经济收入6亿元,超过全县年劳务收入11.3亿元的50%。实现“培训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总目标。

搭台唱戏孵化载体

近几年,该县充分发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通过建立基层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创建了紫阳县电子商务服务创业孵化基地和蒿坪镇双星社区农贸市场创业孵化基地“两个基地”;建立向阳,蒿平,红春三个镇级创业就业服务站和城关四社区、王家河村等8个社区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为开展创业型城市建设创建工作垫定了坚实的基础。依托紫阳独具特色的富硒资源优势,以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蒿坪硒谷工业园、紫阳开源实业等实体,加大对以茶叶为主的系列富硒产品开发,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000万元和小额贷款500万元分别用于大学生发展电子商务和扶持创业,通过互联网+富硒资源,引领农民精准脱贫快速致富。

紫阳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已整合物流中心6家,共有21家电商企业入驻,淘宝店铺279家、京东旗舰店2家、天猫旗舰店3家、产品生产供应商16家、电商服务商8家、物流快递企业17家,发展直销、连锁、加盟店103家,建立区域性销售中心2家。按照优惠政策重点扶持500户个体工商创业示范户、1000户林下种植养殖业大户、100户小微企业、10户劳动密集型企业及高校毕业生“1对1帮扶”(五个一)扶持创业新思路,形成创业培训、项目考察、贷款发放、专家指导、后续跟踪“一条龙”服务流程,累计发放4亿元小额担保贷款,使5.45万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落地生根热潮涌动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打工潮”到世纪之交的筑就返乡创业梦,从“中国秦巴山区扶贫世行劳务项目”、“推进西部开发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返乡创业”三大项目的实施到全国首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及“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积极探索,全县积累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功经验、造就了一大批有市场经济头脑、有一定积累资本、有自身创业能力的成功人士,这些创业优秀人才扎根脚下热土、在家乡乘风破浪实现人生价值。

紫阳富硒食品有限公司与全县15个魔芋基地镇8700余户农户签订了收购合同,全县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使2500余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累计创造销售额8000余万元,人均月增收500余元,解决脱贫人口达5000多人,受益人数多达7500余人。“思兰商贸”不但成功实施了全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镇超工程”并以绝对优势中标实施紫阳县学生“蛋奶工程”,而且现已发展直销店108家、加盟店598家,信息化农家店58家,其连锁店遍及全县所有乡镇行政村,达到村村全覆盖并吸纳1000余人就业。 通讯员 刘全军 杨志贵

上篇:你是否遭遇超时上班?
下篇:务工受伤,怎样索要赔偿?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6/12/20161226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6-12/26/13503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