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烙面与乡愁

2023年09月18日

□王攀

三年前,我的味觉跟随脚步来到两千公里之外的南国。绿柳轻拂,美人如织,才知道为什么北方的鸟儿要在冬天来到南方。一切都如同平常一样呼啸而过,时间打磨着自己对生命的态度。唯独有一点感到不适,北国吃食对我味觉的影响极大,以至于走过南方的卤肉摊、海鲜大排档和用新鲜水果榨出的果汁小店时,完全不为所动。

我难以解释自己的这种心态,按理说,入乡随俗。更何况,祖国最南端的地方,和海有天然联系的各种美味不胜枚举。后来终于明白,我是北方人,虽然地理上身处南方,但味觉从出生起,就烙上了西北大地的基因。一双筷子一碗面,不要凳子蹲起来。喝着咖啡吃大蒜,吃出优雅,吃出西北人的乡愁。

因此,在南方每一次吃面的经历就有了一种神圣的仪式感,似乎面朝西北才能表达出一种地理与味觉之间的契约关系。吃面往往是要计划的事情,约上三两西北好友,找个大家都空闲的日子,像探险家般从住所穿越大半个城市,找到那家做法已被南方人同化的西北老乡的餐厅,要一老碗面,一瓣大蒜,多泼点油,多放辣椒。当余秀华还写着“穿越大半个城市去睡你”的时候,我们穿越大半个城市去吃面,去感受远方的家乡。然后原路返回,我们都不坐车,就静静地往回走。有趣的是,我们身处南方,吹着南方的海风,走在南方的水边,看着南方的妹子,听着粤语歌曲,但肚子里盛着的,是被嚼碎的面,是温热的面汤,是面馆老乡的关怀,是难以言说的泪眼朦胧。

有一种面,在外地是无论如何也吃不到的。这种大概只在我们县城最火的面叫烙面,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面。将烙好的面放在碗中,用烙面汤浇在上面,反复多浇几次,面就可以吃了,不用进行炒、煮等,因为方便快捷所以被称之为方便面。汤是用猪油、辣椒面、葱花、韭菜等配料混合而成,加上当地的盐醋味精等辅料,闻上去就开始感谢世界的馈赠,留给我们此等人间美味。

烙面吃的时候有个特点,不能放置时间长。用汤将面浇好后,就要立刻吃。如果放的时间长,用筷子夹起来就会断掉。和乡愁一样,离开家乡的时间越长,回去的时候,你和很多东西都断了。比如:小时候和你穿着开裆裤一起玩耍的邻居;村口那条断断续续流淌的小河;你情窦初开时暗恋的女孩。《倾城之恋》中曼桢说的那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就曾让我伤感不止,如今,当我从南国归来,很多东西像风筝的线一样断掉,撕扯着我的童年、少年,甚至所有光鲜亮丽和痛苦不堪的旧时光。

所以说这食物呀,不但影响你的味觉,也影响着你的感觉。痛苦的是,当在外地我们以为吃到烙面就是回到家乡,当真正回到家乡吃到烙面,却发现已经少了吃面的一份心境。犹记得当年去那家最正宗的磨张烙面,两碗烙面,一盘甜粽,将筷子伸进烙面汤中均匀搅拌,夹出一小块甜粽放入汤中,与烙面一起入口。一切动作浑然天成,感觉即使刚学会拿筷子也会顺理成章这样做,然后在小城慵懒的氛围中稍作休息,只是这一休息,十年已过,我们都已长大,肩负起更多的责任来。

酸甜苦辣,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每种食物都是一种指代,它承载我们的地理、过往、性格和经历的故事。每种食物都是一个注脚,它映射我们的情怀、敏感、犹豫和对故乡的热情。我们为食物所欢,又被食物而累,也许,这是人生宿命,就让我们以筷当腿,丈量无处安放的乡愁。

上篇:落日下的黑脚丫
下篇:小稠酒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7/5/20170508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5/08/17120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