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白鹿原》中的“乡约”到底是咋回事?

2023年09月18日

《白鹿原》剧照

最近电视剧《白鹿原》已播到了十一集,无论口碑还是收视率都显得良莠不齐。

电视剧在小说《白鹿原》的“阴影”下,笔者发现虽然改编距原著还是有那么一些距离,但毕竟电视剧表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大家都懂的。从整个剧的走向来看,有自己的线索和脉络,还是诚意多多、良心多多。

比如,在第十、十一集中,我们就看到了久违的“乡约”。那么,问题来了,何为“乡约”?

电视剧中,朱先生在兑现了当年对恩师的诺言后回到原上,但不想这几年不在,原上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种植鸦片成风,乡民嗜赌成性……朱先生在这档口回到原上,不动声色地就把原上种的一片片罂粟苗苗给连根翻起了。

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朱先生还将这些年在外所见乡约写了下来,在白嘉轩修整完毕祠堂的时候,将其刻石置碑,以正世风……

那么,小说中的“乡约”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乡约是在什么时候,由谁撰写的

朱先生在拜见当年恩师方先生后,终因席间一番推心置腹,使得方升班师故地甘肃宁夏去了,解了二十万清军围城的险情。等他回到原上时,白嘉轩听完姐夫的事情后,觉得太冒险,同时还说了原上传开的白狼等等。

白嘉轩由不得大声慨叹,姐夫的姑婆之行太冒险了。说罢白狼,白嘉轩就提出诸多疑问,没有了皇帝的日子怎么过?皇粮还纳不纳?是不是还按清家测定的“天时地利人和”六个等级纳粮,剪了辫子的男人成什么样子?长着两只大肥脚片的女人还不恶心人?

看着白嘉轩如此的疑问,甚至有些惊慌失措,这也说明了虽然已经“反正”了,但还是有好多东西没有改正过来。借用鲁迅的话说,就是虽然摘牌已换,但货色依旧。

对于妻弟的这么多疑问,朱先生不置可否地听着妻弟发牢骚,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抄写工整的文章,交给嘉轩:“发为身外之物,剪了倒省得天天耗时费事去梳理。女人的脚生来原为行路,放开了更利于行动,算得好事。唯有今后的日子怎样过才是最大最难的事。我这几天草拟了一个过日子的章法,你看可行不可行?”白嘉轩接过一看,是姐夫一笔不苟用楷书写的《乡约》。

乡约上都说了些啥

小说《白鹿原》对朱先生所撰写的楷书《乡约》有着详细记录:

一、德业相劝

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治其身,能修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能御童仆,能敬长上,能睦亲邻,能择交游,能守廉洁,能广施惠,能受寄托,能救患难,能规过失,能为人谋事,能为众集事,能解斗争,能决是非,能兴利除害,能居官举职;凡有一善为众所推者皆书于籍,以为善行。业谓居家则事父兄,教予弟,待妻妾;在外则事长上,结朋友,教后生,御憧仆;至于读书,治田,营家,济物,好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皆可为之。非此之类皆为无益。

二、过失相规

犯义之过六:一曰酗酒斗讼。二曰行止喻违。三曰行不恭逊。四曰言不忠信。五曰造谣诬毁。六曰营私太甚。犯约之过四:一曰德业不相劝。二曰过失不相规。三曰礼偕不相成。四曰患难不相恤。不修之过五:一曰交非其人。所交不限士庶,但凶恶及游情无行,众所不齿者,若与之朝夕游从,则为交非其人,若不得已暂在还者非。二曰游戏怠情。游谓无故出入,及谒见人止多闲适者,戏笑无度,及意在侵侮或驰马击鞠之类。不赌财物者。怠惰谓不修事业,及家事不治,门庭不洁者。三曰动作无仪。进退太疏野,及不恭者,不当言而言,当言而不言者,衣冠太饰,及全不完整者,不衣冠入街市者。四曰临事不恪。主事废妄,期会后时,临事怠慢者。五曰用度不节。不计家之有无,过为侈费者,不能安贫而非道营求者。以上不修之过,每犯皆书于籍,三犯则行罚。

三、礼俗相交

等白嘉轩将朱先生写的乡约带回来后,徐先生见后大赞此乃治本之道。接着嘉轩即约鹿子霖等人到祠堂议事。

鹿子霖读罢《乡约》全文,感慨不止:“要是咱们白鹿村村民照《乡约》做人行事,真成礼仪之邦了。”三人当即商量拿出一个在白鹿村实践《乡约》的方案,由族长白嘉轩负责实施,当晚,徐先生把《乡约》全文用黄纸抄写出来,第二天一早张贴在祠堂门楼外的墙壁上。晚上,白鹿两姓凡十六岁以上的男人齐集学堂,由徐先生一条一款,一句一字讲解《乡约》规定每晚必到,有病有事者须向白嘉轩请假。要求每个男人把在学堂背记的《乡约》条文再教给妻子和儿女,学生在学堂里也要学记。乡约恰如乡土教材。白嘉轩郑重向村民宣布:“学为用。学了就要用。谈话走路处世为人就要按《乡约》上说的做。凡是违犯《乡约》条文的事,由徐先生记载下来;犯过三回者,按其情节轻重处罚。”

正是由于有着如此条纪清明的乡约劝导规范,从此,白鹿村的祠堂里每到晚上就传出庄稼汉们背读《乡约》的声音。从此偷鸡摸狗,摘桃掐瓜之类的事顿然绝迹,摸牌丸、搓麻将、抹花花、掷骰子等赌博营生全踢了摊子,打架斗殴、扯街骂巷的争斗事件再不发生,白鹿村人一个个都变得和颜可掬文质彬彬,连说话的声音都柔和纤细了。

小说《白鹿原》中,利用祠堂处罚违规的事件共发生四次,前两次惩戒是对在街门外的捶布石上,给娃子喂奶的白满仓女人;与用干枣刺刷子抽打赌博抽吸鸦片的白兴儿和那一伙赌徒;后两次是对白狗蛋与田小娥,及被田小娥引诱的准族长白孝文的严惩。

可见,族长白嘉轩正是凭借《乡约》的儒家文化与祠堂的血缘联系,来规范自己及族人的日常行为,使得白鹿村村民紧紧围绕在它身边。

历史上的乡约

其实,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其中的“乡约”,是有历史所本的。小说原著作者陈忠实在当年创作《白鹿原》的过程中,曾在陕西蓝田县查阅资料时发现了《吕氏乡约》。在他的印象里,自己当时抄录其中的条文时,更多的是一种“新奇感觉”。他就正想借此窥探这经历了无数喜悦、灾难,仍能再次凝聚新生的精魂到底是些什么。

《吕氏乡约》出自北宋大儒吕大钧,其兄弟四人被称为“四吕”,“四吕”的家就在白鹿原下。

北宋年间,陕西蓝田儒士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吕大忠四兄弟,人称“四吕”。四兄弟于神宗熙宁九年,也就是公元1076年,发起制定乡约,推行乡里。其宗旨就是“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倡导大家相互善行,互相规劝过错,推行良序美俗,若是有人遇到困难,他人都应伸出援助之手。这也与小说原著中乡约的核心精神相对应。

据有关专家研究,这部乡约大概是中国最早的一部《乡约》。其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乡土中国的礼仪教化与相对的稳定。例如小说与电视剧,都讲到族长如何依据《乡约》对抽大烟、爱赌博的村民进行惩罚,最终戒掉了这类恶习等。

然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乡民们看到了原外的大千世界,这种重在伦理教化的治理方式,似乎也渐渐失去了效力。此种似有忧伤,似有无奈,似有感恋,但更似有一种难言的悲怆。 ■小松

上篇:没有了
下篇:古诗幸喜现世来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7/5/20170519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5/19/17161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