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放映人生

2023年09月18日

□马士琦

42年前,我急行在连接着各村各堡、学校、单位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

1975年5月至1977年12月,我在陕西耀县电影管理站放映电影。先在耀县电影四队,范围是下高埝、楼村、稠桑三个公社;后在电影二队,范围是石柱、演池两个公社。电影二队住在石柱公社院内。那段日子里,我是农村电影放映员,吃千家饭、睡百家炕,没黑没明地骑着自家旧红旗自行车,带着几十斤重的16毫米影片箱和银幕,为文化生活十分贫乏的村堡放映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新闻简报、杂技英豪、八个样板戏和为数不多的故事片。每到放映点,就要倒片、检片,制作幻灯片、编写快板和解说词,还为村里书写墙体标语。

有时,我一个人要承担挂银幕、开发电机、架放映机、架幻灯机等整套准备工作,将包着红布的大头麦克风挂在脖子上,边打幻灯边解说,做映前宣传后开放映机,映完又将全套器具整理清点装箱再转点。期间,我被站上抽调任《决裂》放映小分队队长,同两名年轻放映员,身背8.75毫米放映机和小型发电机,翻山越岭、涉水过河,踏遍县境的山山水水。

最难忘放映《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时,站上只给我所在的电影二队排片两天,其所辖石柱、演池两个公社,31个大队,102个自然村,想在各大队都放映是不可能,只好选择社员较集中的大队。队长肖振民带上另一银幕前往各点联系、挂银幕,我和师傅马建文负责放映和转点,两天两夜连轴转,48小时转点12个大队、放映13场,吃饭只能是转点途中骑在自行车上啃几口冷馍。

当夜一两点,我摸黑转点时,在一段较直的下坡机耕路上,骑着自行车竟困乏难忍地打起了瞌睡。恰逢公社农机站的几位师傅坐着东方红拖拉机的机头去看放映,行至我前方,在后车灯光中发现我骑着自行车在路上S状下滑,立即将机头横在路上,我的自行车前轮一下撞到大轮上,身体摔到路边一丈多远的机耕地里。随后,几位师傅跳下车将我扶起,让我动动胳膊腿,一看无大碍,便说:“小马,你命大!你看,再往前就是急转弯,直冲下去就是深沟!”我惊出一身冷汗。他们将我扶上机头,把前轮撞成鸡蛋的自行车架在机头后,开到前面的村子场上。场上已站满人群,我忍着疼痛完成了这场放映。

现在回想起来,在电影放映的路上,充盈了辛劳、奔波和不时被影片艺术所感染,让我从中接触到很多人,很多事,获得了更多情谊,学到不少知识。

上篇:唱歌的门卫
下篇:又闻蝈蝈声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7/6/20170621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7-06/21/17255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