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杰
近年来,煤炭企业外部的培训力量在企业培训中起来的作用依旧明显,能为企业带来新的思维和新的视角,但是这些外部培训主要从理论教学来实现对员工认知的提高,解决不了企业的战略、文化、实践等各方面的实际问题,降低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逐步发展起来的企业内部培训,逐渐被企业认识和重视,从效用和长远意义上来看,是对企业进行外部培训的重要补充。
一、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的现状分析
煤炭行业作为专业性强、技术突出、工艺复杂、危险性高、安全标准要求高的行业,国家对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实行依法准入、强制培训。煤炭企业把员工培训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证这一规划的实施,由于过分依赖外部培训机构和社会高校,形成为培训而培训的局面,部分员工培训只是拿证,年年培训,素质不见提高。
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企业需要多层次的培训,既需要依靠外部培训进行普遍性内容培训,更需要利用内部培训进行“量体裁衣”的个性化培训。企业内部培训的优势在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形式灵活多样,内容针对性强,能够满足企业发展规划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
二、建设内部培训体系的重要性
(一)内部培训体系是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重要基础。
人才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要转变成为人才,实现自我超越,最佳途径是培训。内部培训体系是企业培训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培训的基石,在构建学习型企业,实现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内部培训体系的健全完善,直接影响员工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的提高。
(二)内部培训体系是提高岗位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企业内部培训不同于外部培训,外部培训的重点在于理论培训,而企业内部培训的重点则在于针对工作岗位,旨在改善员工的行为习惯、提高员工岗位作业标准化和精细化水平。在岗位作业水平方面,内部培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们有着与岗位一起成长的历史,比外部培训更了解岗位和岗位精细化、标准化作业程序。因此,在岗位作业程序培训中,内部培训更能满足培训的需求,创造更好的培训成果。
(三)内部培训体系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不同,它具有浓厚的企业文化特点,通过培训可以建设和传播企业文化。内部培训的培训师是一群对企业文化最认同和最拥护的群体,最能将企业文化的实质融入到自己的课程中,向受训者传递企业文化精神,他们的培训课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四)内部培训体系是促进煤矿安全知识管理融合的重要动力。
内部培训不仅将培训师拥有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标准化的课程传授给企业需要的员工,融合了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安全管理知识,而且实现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知识管理网络”,使安全知识在企业中不断流动,不断改进。
(五)内部培训体系是企业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舞台。
建立一个成熟有效的内部培训体系,不仅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有利于加强员工知识分享,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开辟适应各类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营造开发人才、留住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建立规范化的企业内部培训体系
(一)内部培训体系。
内部培训体系的建立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确定培训理念。即一切围绕企业安全生产、和谐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员工业务技能水平和结果评估为两个基本点,形成闭环培训模式。
(二)建立内部培训体系的五大关键要素。
1、目标分解:将培训要求,按层次、内容、责任层层分解。
2、责任锁定:定位角色,明确责任,人人头上有指标。
3、行动计划:将每一个目标和指标转化成具体的执行方案。
4、业绩跟踪:每一项任务指标都要提前跟催与检查。
5、结果考核:严格按照业绩考核办法评估,并与个人职务、职称晋升挂钩。
(三)内部培训体系基本元素是培训师。
企业领导担任企业内部培训师的优势效应表明领导是最佳的企业内部培训管理人选。中层管理者是企业内部培训师的首要选择和中坚力量,他们能以身作则,有利于学习型组织建设,且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基层优秀员工是内部培训师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因为优秀员工对岗位认知和标准化作业非常熟悉。
四、内部培训是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
企业在不停地发展,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使命,确定培训定位。通过内部培训,能使每个员工具有相应的规范,并处于一种规范的运动状态,以保证企业处于正常的运转和发展状态。内部培训体系的健全,有效地提高了员工教育培训的效果,大大减少了煤矿不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的持续发展。因此,在煤矿这种高危行业,建设具有煤矿特色的内部培训体系具有必然性。
(作者为黄陵矿业铁路运输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