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办公电话绑定工作人员手机,24小时随时接听;按照职工“生物钟”规律,实施错时上下班;专人负责12351手机APP和电话预约项目,一年预约1000余人次。东城区东华门街道总工会通过错时上下班和预约工作制,将工作时间延伸到8小时之外,把职工愿望作为“晴雨表”,按照职工“生物钟”开展精准服务。
工会如何更好地服务好广大职工,不仅关系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并且也关乎着工会的形象。企业多、行业多,职工结构复杂、需求多样等,是一些地方职工组成的特有现象。如何为他们做好服务,就需要“娘家人”——工会,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将好事实事办到他们的心坎上。而按照职工“生物钟”开展精准服务,无疑值得提倡推广。
工会服务有力度,职工的权益才会得到全面的保障。以工会开通的24小时电话为例,就是通过为职工提供错时服务和“全天候”帮助,来实现职工说话办事能随时找到“娘家人”。哪怕职工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或根本上的解决,但是能够随时和工会对接上,心里面也是踏实的,即便事情办不成,至少也有了一个倾诉的窗口。
因此,对于工会而言,一方面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确保职工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满意的答复,尤其是一些有关劳动用工方面的问题,不仅要“答得好”,而且也应在职权范围内“帮到底”;另一方面也应积极创新服务机制,比如,在设置电话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借助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电子邮箱等等,为职工服好务。
服务好职工是工会的使命所在。工会在服务职工上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力量”。因此,把职工愿望作为“晴雨表”,按照职工“生物钟”开展精准服务,应当成为工会工作的主基调,也希望“生物钟”服务模式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多。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