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强化使命担当,党旗熠熠生辉。在延安,“问题墙+回音壁”制度、“补短板、提素质、树形象”活动等举措,进一步密切了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营造出明差距而赶超、补短板而有为的干事创业氛围,正认真书写基层党建工作的“延安答卷”。
新时代意味着新起点新要求,新时代呼唤着新气象新作为。
“牢记使命、继续前进,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践好实现好,全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要求我们保持延安时期的忘我精神、昂扬斗志、科学精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谭虎娃说。
永远奋斗:精神火炬闪耀新延安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徜徉延安新区,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
“我们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新区,秉承‘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廉洁高效、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到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时,把新区建设成一个生态型、花园式、现代化的城区。”延安市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曹咏云说。
2012年,延安新区北区开工建设之初,87岁的老八路军马华堂在工地发出感慨:“再能活上几年看工程建起来,住上三天我都觉得很幸福。”去年,老人又一次来到这里,看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条条道路宽阔平展,分外激动。
延安广袤乡村也经历着巨变。
“当年,南泥湾见证了一场大生产。这两年,南泥湾又迎来了一次大建设。”南泥湾镇镇长黑学良介绍,他们利用自身优势,正着手打造国家级5A景区,建成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发展林果、棚栽、杂粮、水产、香紫苏特色产业,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地,建成旅游服务集散地。
塬土黄、道林绿、天水蓝……在南泥湾这片热土上,将绘就“红色南泥湾,陕北好江南”的新画卷。
家乡的变化,让年轻一代增添了传承延安精神的责任感。
“延安和我想象中的真的不一样了,新区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发展机会。”“90后”女孩史絮去年回到家乡,成为延安学习书院的一名讲解老师。她说,新一代延安人要继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握机遇、肩负使命,让世人不仅看到一个新延安,更看到红色革命圣地的精神传承。 (新华社西安1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