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她为何突然死去?
本报记者 赵冀广 马宽厚 杨乾坤
十月二十一日下午,西安电力机械厂工会广播员、二十二岁的姑娘每晓莉,高高兴兴地包好为母亲买的鱼、为哥哥织好的毛裤准备回家。就在这时,广播室的门被推开了,长安县公安局两名民警出示了拘留证,宣布依法对每晓莉行政拘留十五天。每晓莉先是一楞,接着失声痛哭,并大声抗议:“你们这是冤枉人,是践踏法律!我不去!”
然而,在审批手续齐全的拘留证面前,每晓莉的抗议当然不会起任何作用。她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停止了哭泣,镇定地交代了工作,托咐了私人事情后,乘人不备,突然喝下一瓶敌敌畏,经抢救无效死亡。
每晓莉的死,在全厂引起了强烈的震动。许多熟悉她的干部和工人,含着热泪回忆起她生前的桩桩往事:
——为了维修广播线路,她数次爬上十多米高的天车,别的姑娘看了害怕,劝她找电工来干,她却笑笑说:“谁干都一样。”
——一个女青工跟她父亲吵了架,睹气不回家。每晓莉便接她住在自己的宿舍,给她买饭,陪她散步,苦口婆心地劝说。一个多月后,父女之间的隔膜终于烟消云散了。
——她节衣缩食,购买了许多业务书籍,并报考了函授大学,常常学习到深夜。她常说:十年内乱,我们没学到啥,四化建设,没有文化可不行啊!
——她积极要求上进。就在出事的前一天,还告诉女友,要写一份入党申清书,并表示准备接受党的长期考验。话语之中,充满了对党的热爱和对美好前途的憧憬。
这样一位好同志、好青年,为什么竟被拘留?为什么会走上绝路?全厂职工既愤慨又纳闷。他们没有想到,这场惨痛的悲剧,却源于一件小事:
七月三十日,每晓莉领着小外甥女到长安县杜曲供销社买蝇拍,正碰上杜曲派出所副所长杨日勇的老婆李凤云在卖货。因为每、杨两家过去有些隔阂,所以,当每晓莉三次请她拿货,她竟不予理睬,转身出去了十几分钟后才回来。每晓莉又请她拿货,她取出一把蝇拍,重重地扔在柜台上。每晓莉问她:“这是啥态度”,她说:“咋啦,你说啥态度!”两人为此发生了口角和撕扯,但未伤人。这场纠纷经劝解,很快就平息了。
事后,有人替晓莉捏一把汗,说:“晓莉把派出所长的老婆惹下了,小心招大祸”。晓莉不信,说:“共产党的天下,难道没有王法”!
但是,怪事却真的出现了。八月五日,长安县公安局两名民警,奉命到厂里调查每晓莉,谈话中,他们说:“你要做好思想准备,问题最后的处理肯定是不会公正的,因为公正了你,就不会公正她(指李凤云);公正了她,就不会公正你!”
果然,时隔八十多天,长安县公安局经过所谓的慎重研究,由公安局长常培坤签发了拘留证,终于逼迫每晓莉走上了死亡之路。
人们不仅要问:杜曲派出所副所长杨日勇在这一事件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长安县公安局长常培坤签发拘留证究竟有什么依据?每晓莉之死应该由谁承担责任?
这一事件发生后,引起了西安市委和有关部门的极大重视。最近,西安市委决定:长安县公安局长常培坤同志立即停职检查;责成长安县委迅速查清问题,严肃处理。消息传出,人们无不为之振奋。大家说:有我们党作主,每晓莉冤案的彻底昭雪。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