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来历
元旦,即一年之首的意思。它象征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大家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约三百六十五天)在历法上称为一年。由于地球不断绕太阳运行,循环往复,四季交替,是无始无终的。人们为了便于计算时间,就在地球绕太阳周期性的运转中,寻找一个比较合理的地方做起点。在我国古代,元口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南朝梁人萧子云有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这是元旦见之于古书的最早记载。相传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为元旦。直到汉武帝时,才恢复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
现在的公历起源于古罗马历法。原来公历的元旦也很混乩,公元前四十六年,罗马皇帝儒略凯撒,下令改革历法,改革后的历法称为“儒略历”。“儒略历”也不够精确,到公元一五八二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召集天文学家和教土们,开了一个特别会议修改历法。这次修改后的历法叫“格里历”,简称阳历,它和地球运行的实际长度相差很小,每年只差半分钟,元旦仍定在一月一日。后来它被世界所公用,一直沿用到现在。这就是阳历元旦的来历。 王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