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闲话年俗
我国西汉,过年时宫廷里便有了游艺活动。东汉崔寔著的《四民月令》中,就提到洛阳一带民间一些过年的风俗,象“祭祀祖祢毕,子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当时的仪式是很简单的。
魏晋时,年俗丰富了。《荆楚岁时记》中就有当时南方过年的风俗记载,如老幼均要穿戴整齐,互相拜年,在门上钉桃符板(春联前身),放爆竹,以及饮桃汤喝屠苏酒,吃王辛盘等。明代的《明宫史》对年俗的记载更详细:“三十日,岁暮,即互相拜祝,名日‘辞旧岁’。正月初一日五更起,焚香放纸炮,饮椒酒,吃水点心(水饺)也。或暗包银钱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贺新年’。”
尽管我国南北城乡年俗各有差异,不尽相同,但是相互拜年、贴对联,给孩子压岁钱等习俗,则是基本相同的。
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