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3年03月01日
第3版
03

生活实践是根基

《陕西工人报》近期刊登的“无情莫写诗”,说在是处,启人思索。笔者想引伸一点情节,即:同“有情”并列第一的是生活实践。在直接的生活实践中细心体察生活,广学博闻,积累素材,提炼精华,加上“有情”和文采,就能创作出好诗来。

一代女杰何香凝同志缅怀廖仲凯先生的诗前四句:“辗转兰床独抱衾,起来重读柏舟吟,月明霜冷人何处,影薄灯残夜自深。”从这有情的诗句中,可以掂掂生活实践的位置。汉魏的曹植,为其皇帝哥哥曹丕威逼而成的好诗,如果在他的阅历中没有见过创造生活的奴隶用豆杆烧煮豆子的情景,恐怕难于七步成章:“煮豆燃豆萁,漉豆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生活是劳动创造的。曹植身为皇室贵族是不劳而食的,他不过是偶然看见家奴用豆秆烧煮豆子的情景后留下了一个印象。在面对曹丕出的以“兄弟”为题而不准出现“兄弟”二字的难题、生命处在危急之时,这一印象从他的生活库藏中出现了,才提炼成著名的诗句。

当今,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中,我们若能细心体察生活,广学博闻,并努力提高文化水平,那么,在文学的阵地上,肯定是会推陈出新今胜昔的。李健民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