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俞林第一胜景——红石峡
红石峡,北距榆林城六里,长约一里,宽约百步。峡似天门中断,悬崖对峙,山石陡峭;水如劈山而来,势若奔马声同惊雷。因红石崖夹榆溪河而成峡,故名之。登崖顶送目,但见襟山带河、红峡映日,真山真水,望之蔚然。瀚海近旁有此人观,堪为一绝,被称为“榆林第一胜景”。
红石峡成为名胜,当不晚于宋代。自北宋起,即于崖东建寺,名“雄山寺”。与其它寺院不同的是,该寺的庙宇多依山崖凿洞而成,塑神像金身于其中。香火盛时,寺院面积方圆十数里经历代沿革,现仅有山洞十余孔,神像祭器已荡然无存。沿峭壁石道蜿蜒而上,经天门、地门之险,可瞻仰各庙宇殿堂,别有一番情趣。
与其他各处名胜相似的是,红石峡亦多名士文人墨迹。夹岸数百步,汉、蒙两种文字的题词碑刻字迹可辨的不下百块。除惯见的“山河永固”之类外,尚有不少“中华一统”等象征着民族团结的题咏,展示了榆林地处边陲的地理特点。题词字体或清秀隽丽,或刚劲洒脱,可窥我国书法艺术之一斑。
(吴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