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3年05月17日
第4版
04

时代的歌

——访工人诗人王德芳

春花烂熳时节,我们在红安公司访问了工人诗人王德芳。

他今年四十二岁,高个儿,瘦脸,两只深沉的眼睛,透出诗人的气质。他十六岁就在一少年刊物上发表诗作。进丁厂后,沸腾的生活使他文思泉涌,为工人“唱”出了一支又一支的歌。一九六五年,二十四岁的王德芳,光荣地出席了“全国青年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十年浩劫中,王德芳遭受了比一般人更大的磨难。因为写诗,他被错判十五年徒刑,弄得妻离子散,身心备受摧残……当党和人民把满天阴霾驱散净尽的时候,无罪的王德芳走出了监狱,没顾及抚摸一下心灵的伤痕,就迎着明媚的春光唱起了新歌。

五年来,他白天工作在第一线上,晚上伏案写作,先后有三百多首诗发表在三十多个刊物上。他的诗质朴、深沉,有一股催人向上的力量。他说:“诗作者的灵魂是日夜不得安宁的,无时无刻不在探索新的东西。诗离不开生活,离下开政治。诗作者要为人民的疾苦而疾呼,为社会主义美好的一切而放歌!”

诗是战斗的号角,诗人是时代的鼓手。去年,他随作家代表团乘船逆长江而上,当他看到一代代的纤夫们在峭岩上留下的脚印时,想到我们的祖国不正象一艘大船吗?我们的人民不就是不畏劳苦的纤夫吗?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创作了《古栈道情思》一诗。他在这首诗里写道:“一个脚窝又一个脚窝,在我的心头踏响霹雳,溅起电火!蜿蜒崎岖的古栈道啊,给我留下什么——呵!祖国,你曾怎样无畏地,在这里把道路开拓。不叹息,不抱怨,不颓丧,不畏缩——一个英雄的民族呵,把希望和信息在这里传播!”这首诗在《诗刊》发表后,在读者中特别是在青年读者中影响颇大。

王德芳对我们说:“感到最可惜的是失去的时光!”他是一位工人歌手,他在不停地歌唱。他的诗集《晨鸟集》即将出版,目前正在写一部长叙事诗。临别时,我们祝他在美好的文艺春天,为工人唱出更美好的歌!

愈升 元夫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