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3年05月24日
第4版
04

新兴的工业城市——铜川

本报特约记者 赵勃

渭北煤田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被人们称为“渭北黑腰带”。新兴的工业城铜川就位于渭北高原北部,是渭北黑腰带上的一颗璀灿的明珠。

铜川原名同官,抗战时期,当时的国民党陕西省主席祝绍州因“同官”和“潼关”音同易混,遂与本地知名人士协商,更名铜川。“西安事变”后,贺龙等同志曾率部在铜川驻扎、战斗,铜川地下党组织也曾领导过人民进行武装游击斗争,陈炉的陶瓷工人还成立了“工人抗日救亡协会”。因而,铜川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今天,铜川已经成为我省重要的煤炭、建材和陶瓷工业基地。铜川市现辖一县两区,人口六十二万,其中城市人口三十多万。铜川是西安通往革命圣地延安的必经之路,乘车由西安北上,一进耀县,就是铜川辖区。这里有全国现代化大型水泥企业之一的耀县水泥厂,从耀县水泥厂至铜川市川口,分布着十多家大小水泥厂,产量占全省水泥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进入川口,就到了铜川市区。漆水河由北向南穿过市区,坚固的石砌河堤锁住了河水,河堤两旁泡桐成林,沿河两岸,大楼栉比鳞次,商店、图书馆、体育馆、艺术馆、文化宫、影剧院目不暇接。特别是市中心新建的铜川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公园,内有人工湖、亭台楼阁、以及儿童游艺场等为煤城增添了春色。

铜川市生产陶瓷的历史悠久,现有陈炉镇、庄里、黄堡等陶瓷厂。陈炉陶瓷厂生产的粗瓷兰花碗,被全国旅游会议评为一等品。黄堡建陶厂生产的耐酸瓷管在香港市场畅销,深受外商好评。

还有一些新的工业门类,也正在赶上来,市服装厂生产的服装曾远销世界五大洲十一个国家和地区;市机砖厂生产的机红砖,连续三年质量名列全省第一;市豆腐厂生产的腐竹质量被评为陕西之最。

铜川历史悠久,名胜古迹很多,北有府代皇帝的离宫“玉华宫”和有雄关天堑之称的“金锁关”,老城内有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题字的“方泉”,南有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曾经居住过的“药王山”。这些古迹都受到了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保护,经过整修,如今面貌一新。

铜川市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她的明天会更加诱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