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文苑里的一朵新花
——访宝鸡工人文学社
弓弦
六月的一天,笔者走访了宝鸡工人文学社,文学社负责人告诉我,工人文学社是去年四月在宝鸡市总工会、市工人文化宫的领导下成立的。目前,已吸收了六十二位工人业余作者为社员,并开辟了文学习作园地——《耕耘》月报,用以锻炼作者、扶植新人。
文学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文艺方针,开展有益于两个文明建设的文学创作活动,努力反映工人阶级的精神面貌。为提高社员们的思想艺术水平,文学社每月举行一次活动。内容包括邀请著名作家辅导讲课、举行习作讨论会、组织社员野游联欢等。为繁荣戏剧创作,文学社还举办了一次小戏讲习会,创作演出了十五个现代小戏剧,受到群众的好评。文学社还和秦岭画会联合举行了艺术交流和综合艺术欣赏,扩大了社员的艺术视野。另外,文学社还举办了《五月花》诗会和《歌唱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诗歌演唱会;协助市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了《工人之声》、《迎春诗会》等专题广播朗诵会。对推动全市文学创作的繁荣起了较好的作用。
目前,文学社的每个社员都已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过作品,而且,许多作品都是先在社办的《耕耘》小报上发表,后经润色加工,才登在公开刊物上的。最近,在市总工会的关怀下,文学社又选编了《宝鸡市职工文学作品选集》,将于近期出版。文学社的诗歌创作力量很雄厚,作者大部分是年轻人,有澎湃的的激情和执着的艺术追求,常聚在一起讨论并检阅创作成绩。陕西机床厂青年工人、诗作者黄默同志写作时间不长,就在《延河》、《绿洲》、《飞天》等刊物上发表了不少作品,受到读者的好评。小说创作也有可喜的收获,教师黎军在《延河》、《个旧文艺》也发表了不少短篇小说。
告辞时,文学社的同志告诉我:他们准备在近期内组织社员进行一次报告文学的采访写作实践。还将在十月份搞一次大型的《金秋诗会》,并邀请我省部分诗人、作者参加。他们表示要把文学社办得更好,为繁荣职工创作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