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海燕妆扮的更加俏丽
——记西安市劳动模范西安市无线电一厂工程师林新本
在一九八二年全国第三届电视机评比中,西安无线电一厂生产的“海燕”牌电视机荣获质量二等奖。特别是“海燕”那光亮如镜的外观装饰,更逗人喜爱,专家们不约而同地为它打了满分。
是谁把“海燕”装扮得如此俏丽?厂领导和工人们说,工程师林新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多年来,他的心思和精力就像透过聚光镜的光束,完全集中到一点上:妆扮“海燕”。
一九七八,林新本从电视机壳表面处理车间技术组调到工艺科,开始了对机壳工艺的研制工作。他大胆地提出了改革过去采用的传统“腊克”工艺,并把自己的这一想法告诉了几名老工人,他们听了,把大腿一拍说:“行!”林新本的爱人也很支持:“你放开干吧,咱们又在一个科室,除了工作上协助你,家务活我包了。”厂领导为他抽调人力,鼓励他大胆试验。但林新本清楚,近年来涂料工业发展很快,要突破、要创新谈何容易,而自己的技术水平毕竟不够高。怎么办?道路只有一条:锐意钻研!图书馆有的资料不外借,他就扒在书柜上抄啊抄,一抄就是几万字。外文资料看起来吃力,他就一边查字典,一边阅读,这不仅丰富了他的专业知识,而且提高了外文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试制当前最新涂料——聚氨酯清漆开始了。从此实验室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林新本。他常常从白天干到深夜,困倦了,打个盹又爬起来接着干。
创造,属于有知识加毅力的人。林新本和工人们经过九十多个日日夜夜的拚搏,一种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漆终于试制成功了。
林新本从生产实际出发,只要是瞅准了的课题,便会同工人结合起来搞科研。正因为如此,十三年来他先后取得了三十多项成果,发表了近三十万字的学术论文;解决了厂里一些生产急需,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提高了工效。从一九七四年起,他连年被评为厂级先进生产者、生产标兵,去年被评为电子工业部的先进工作者,同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今年又被授予西安市劳动模范称号。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林新本没有自我陶醉。在工艺科的办公室里,他指着一排排五颜六色、光彩闪耀的电视机壳,告诉我们:“这些还处于试验阶段,往后还要使它们更为完善、美好。”望着这些令人喜爱的机壳,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群凌空展翅的“海燕”,飞往千家万户!
(李福民 王克耀 范国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