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3年08月12日
第3版
03

前进中的古城

本报特约记者 胡云林

在平衍千里的关中平原西端,原尽山合,巍然一城,这就是宝鸡。

宝鸡市现辖十一个县、三个区,面积达一万八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三百三十七万,其中市区人口三十三万七千。

山川原相间的地形和连结西南、西北的位置,给宝鸡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相传,教民耕稼的神农氏就生长在宝鸡城南的清姜河畔。近年出土的大批铜铁器,证明很早以前这里就有了发达的手工业。但在历代反动政权的统治下,这里工农业生产原很落后。一九四九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仅一亿五千万元,全市区只有九家私人工厂,仅能生产卷烟、机制纸、棉布等日用品。解放后经过三十三年的奋斗,宝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已达二十三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达十五亿多元,比解放初期增长了近四十九倍,成为一个轻工业初具规模、机械工业生产能力较强的新兴工业城市。

宝鸡工业独具一格。驰名中外的西凤酒和名贵的金丝猴香烟,是宝鸡的两大拳头产品。国家在这里摆放了几十个大中型重点企业,其中有机械、电子仪表、稀有金属加工、化工、纺织等,这些现代化工厂和宝鸡原有的地方工业比翼齐飞,相映生辉。仅一九七九年以来,全市就有三种产品获国家金质奖,十种获银质奖,五十三种获省级优质奖。

昔日宝鸡交通极为不便,虽于一九四五年筑成宝天铁路,但质量低劣,难以通行。解放后,国家重修宝天路,新筑宝成路,使秦蜀、关陇变为通途,又于七五年和八二年将两线改为电气化,成倍提高了运输量。

宝鸡的文化教育事业也是一派繁荣。现在全市有高等学校四所,中等专业学校十所,技工学校十六所,中学四百九十一所,小学两千六百多所。中小学在校人数达六十七万多人,比建国初期增长近九倍。

悠久的历史给宝鸡留下了大批文物古迹,这些都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点保护。朱楹雕栏、金碧辉煌的金台观,千仞直下、两山控绝的大散关,风景秀丽的凤翔东湖和周原岐周遗址等,都吸引着大批游人。

明初著名文学家刘基曾以宝鸡进瑞麦为题,写过一篇《瑞麦颂》,最后两句说:“其始自今,奕世无疆”。奕者,美好也。如今,古人的希望已成现实,宝鸡正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前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