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当洪水袭来的时候……
本报记者 张秦
本报安康专电 七月三十一日,天空阴云密布,大雨倾盆。晚八时许,一场特大洪水,突然袭击了安康县城。几米高的浪头,呼啸着,把水泥电杆齐腰打断,把成材的大树,连根拔起。安康老城被淹没了,城里的群众遭受着灭顶之灾。
“绳桥”救亲人
在安康邮电所的二层旧楼上,困住了一百一十名职工和避难群众,可是,水势仍在上涨,眼看就要淹没过楼顶的女墙,必须赶快转移,人们这时发现对面五十米处有一座未完工的五层大楼,距离这么宽,怎么过?这时,只见邮电所的接发员周成发,挺身而出,冒着被浊浪吞没的危险,拿起一条塑料绳,毅然下到冰冷的水里。他奋力游到对面楼上,从窗口爬进去,系好绳子,又游回来,与机车班长王殿义、工人陈运根一起,用打捞的木板,在拉起的绳子上搭桥。两个小时过去了,一座“绳桥”连接了两幢楼,人们手拉手,一个一个安全地转移到了对面楼上。一会儿,大水就淹没了楼顶。无畏的邮政职工,用一条空中“绳桥”,救下了一百一十名危在旦夕的群众。
为了孩子的降生
洪水,象凶猛的野马,裹挟着木料、大树冲入了水电三局的职工医院,短短几分钟,后围墙被推倒,大门被封住,一楼进水,全院危急。这时,在二楼妇产科的产床上,一位产妇却正在分娩。医生罗茂珍、护士戴秀珍、金波、薛凤和,望着产妇焦急、担忧的眼神,一边安慰说:“不要紧张,有我们就有你,放心好了。”一边给她注入催生针,镇定地按摩助产。水在一寸一寸地上涨,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当水漫到膝盖上时,一个可爱的女孩降生了。金波忙抱起孩子,拿起产包,直奔五楼。这时,正在抢搬机械的魏明浩、阎成学、王五星三位男同志,也赶了过来,与罗医生把胎盘还未娩出的产妇,抬上担架就走。他们来到楼梯拐弯处时,洪水已漫过了肩头,打翻了担架,产妇落在水里,罗医生连忙伸手拉住她,并和另三个人迅速把产妇高高举过头顶,向三楼登去。这时,从三楼上伸下了十几只手臂和用床单连接的绳子,把产妇和他们都救了上来。罗医生上来后,身上水也顾不得擦,又在五楼继续手术,直到胎盘完整娩出母女安全脱离了危险,她和大伙才松了口气。
明知水无情 偏向水中冲
十一点三十分,水势还在上涨,地处西堤外的安康地区化工厂前二百米处,有三十六名职工家属,爬在一间大屋脊上呼救。正在组织转移的化工厂领导发现后,忙组织工人找来十二个汽油桶,搭成两个大木筏,由厂长马孟周亲自带领,放筏救人。这时,漆黑的江面上,风声夹着雨声,第一个筏子刚放下去,就被激流冲到了江心。“放!”大伙忘了危险,第二个筏子又下了水。筏子一上一下,在水中漂泊了许久,才靠近屋脊,他们立即先将老人、小孩载上木筏,靠着微弱的手电光,把他们送到厂里,然后又返身下水,向屋脊划去。就这样,两个筏子轮番运送,最后,三十六名职工家属,一个不剩地都转到了安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