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为工人争口气
丁益芬
看完影片《快乐的单身汉》,第一个跳出来的印象是:写得象我们工人的生活。影片中的一群青年工人,是在我们身边经常可以看到的。他们不象知识分子那样文质彬彬,粗犷得甚至有点野,然而他们又是那么率真,不时地从他们身上闪烁出一种纯朴的美。他们是地道的今天的青年工人,不是五十年代的,更不是穿着工作服的知识分子。
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这是许多著名作家的经验。影片在塑造青年工人群像上的成功,我想关键正在于剧作者对他们的熟悉。编剧之一的梁星明,从小就生活在工人中间,以后又长期与工人在一起抡大锤,他说“我就是工人中的一个!”正因为他熟悉工人,因此他笔下的工人形象是有血有肉的,是活生生的“这一个”。
长期以来,相对地说反映工人生活的作品并不多,原因大约是会写的不熟悉工人生活,熟悉的又往往不会写.要解决这个矛盾,除了作家们下来深入生活,最好的办法还是我们工人自己动手写。其实,今天的青年工人中,文化人是不少的。梁星明之所以走上创作道路,就是为了要用笔来歌颂辛勤流汗的工人。他牢牢记着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工人给他来信中说的话:“你要争口气,为工人好好写下去!”我们有志于创作的同志,也应该记住这位老工人的话,因为他给了我们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