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3年10月14日
第2版
02

三尺柜台上的追求

——访中国工会十大代表轩海远

雨后初晴的一天,我们来到西安民生百货商店的玻璃器皿专柜前,只见一位年青的姑娘正在热情地接待顾客。她,就是我省出席中国工会“十大”的代表轩海远。

从基本功练起

小轩告诉我们,她是一九七五年到商业部门工作的。开始,她以为当个营业员很简单,只要不丢钱,不少货,顾客要啥取啥,态度热情点就行了。有一次,一位急于乘火车的外地顾客,在她柜台上买了一套带把的陶瓷茶杯。由于技术不过硬,她用了四米包装纸还包扎不起来。这件事使她下了要苦练技术的决心。从此他上班学、下班练,终于掌握了一手过硬的包扎技术。今年九月,小轩出席了全国十二大城市财贸工作经验交流会,并在广州南方大厦作了技术示范表演;受到顾客和行家们的赞扬。

为了掌握商品知识,小轩把柜台当作课堂,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还借阅了《玻璃器皿知识》,《百货商品知识》,《保温瓶》等书籍和资料刻苦钻研。并利用提货的机会到工厂学习,了解生产工艺。经过不断学习,她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柜台所经营商品的产地、规格、性能、保管方法等,使服务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文明言行的力量

人常说,百货迎百客。多年来,小轩注意掌握柜台文明用语,处处用文明的言行影响顾客,许多可能引起的争吵,在她面前都烟消云散了。

有一天,她正忙着为顾客挑选商品,听见有人喊道:“嗨!取个杯子。”她很客气地说:“请您稍等一下,马上就来。”这人还是不依,又火气很大地说了一些难听的话。小轩忙完手中的活就很快地迎了上去,从柜台前取出了几种花色的杯子让他挑,还热情地给他一一作了介绍。她诚恳的态度使这位顾客深受感动,临走时他歉意地说:“刚才我和一位售货员吵了架,心情不好,你可不要见怪。”

还有一次,商店里进了一批糖盒,人们争相购买。小轩发现一个女青年拿了一个糖盒,准备趁人多混乱的机会往外走。看到这一情况,她客气地说:“喂!同志,你挑选的那个糖盒满意不满意?不满意我再给你换一个。”女青年脸红了,连忙付了钱。过了几天,这位女青年还特地来柜台前赔不是,对小轩的帮助表示感谢。学习外语、方言的由来

近两年来,小轩又对外语、方言和哑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我们问到她的学习情况时,姑娘不好意思地说:“这都是被逼出来的……”

有一次,一位上海顾客米到柜台前买暖水瓶“塞子”,小轩以为是要“色纸”,就介绍他到文具柜台去买。后来这位顾客看到她柜台里有水瓶塞,不高兴地说:“这不是塞子,怎么叫我到二楼去?”小轩这才知道听错了话,连忙道歉。事后,她一直在琢磨着:不懂各地的方言,怎么能接待好来自四面八方的顾客呢?于是,她利用各种机会学习各地的方言土语,大大方便了工作。

民生商店附近有一家聋哑人工厂,常有聋哑人来买东西。为了更好地为这些顾客服务,小轩多次到聋哑学校请教,还走访了聋哑工厂,学会了柜台常用的哑语。一些聋哑姑娘买结婚用品,还常请她到别的柜台当翻译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为了适应接待外国顾客的任务,小轩还利用业余时间收听英语广播讲座,现在,她已经能够用英语作一般的柜台对话和商品介绍,受到外宾们的好评。

采访结束的时候,我们深深地被轩海远那不懈的追求精神感动了。我们祝愿她在三尺柜台上做出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杨明洲

本报通讯员 赵宏才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