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三十要学艺
伯祥
古人曰,人过三十不学艺,我却认为,人过三十要学艺。就是说,人过三十,也还要学文化,学技术、学科学、学管理。
人过三十要学艺,原因有三:
第一、这是四化建设的需要。当前,祖国建设日新月异,科学技术飞跃发展,不仅一般职工需要学科学、学技术,即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有个知识更新的问题。何况职工队伍中,不少人是年过三十、且在十年动乱中走上工作岗位的初、高中毕业生。这些同志,若不发愤自学,抢回失去的光阴,又怎能谈及贡献呢?
第二、年龄上仍有优势。一般来说,三、四十岁的人年富力强、充满活力,记忆力、自制力也不错,而且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分析能力。这种年龄,正是为国家做贡献、出成果的年龄,是奋发有为、大展宏图的年龄。就是说,在这种年龄开始学习,起步仍然不晚,只要发愤,仍可以出成果。
第三、从历史上看,人过三十才学艺、并做出成绩的,也不乏其人。汉朝的公孙弘,四十多岁才读《春秋》,后来成了著名学者。唐宋八大家“三苏”之一的苏洵,也是年近三十才发愤读书的。我党的一些老同志,过去文化低、基础差,由于他们在革命征途中发愤学习,也成了各行各业的专家。
当然,三、四十岁的人学习,困难也不少。他们白天忙公务,晚上忙家务,拖累也比较大。但是,对于一个有志为四化做贡献的人来说,总会千方百计排干扰、挤时间,发愤学习,从而达到学有成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