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艺术殿堂一龙山寺
古木
台湾的寺庙非常多,历史在百年以上的就有一千多座。然而在众多的寺庙中,只有鹿港的龙山寺保存得最为完整。有“台湾艺术殿堂”之称。
龙山寺始建于清康熙五年,后于乾隆四十六年仿照泉州龙山寺的格局改建。当时,特地从福建,广东选聘了许多能工巧匠,所用木材,石料也都取自大陆。该寺占地五千三百平方米,分山门、午门、飞殿、后殿,建筑规模宏大,故又有“台湾紫禁城”之誉。殿里供奉的观音、天王等塑像神采奕奕,栩栩如生。寺内的石狮、铜钟,殿堂上的龙柱、藻井等等,更是台湾罕见的文物和艺术品。建筑学家和美学家对该寺的山门考察鉴定后,称美它是台湾最富有艺术价值的古建筑。有人曾对龙山寺做过这样的描绘:一“其廊腰缦回,其檐牙高啄,其禅室幽深,其山门宏整,其前后空潭印月,时写禅心,悠然有上方之胜焉。”
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台湾各地的文物古迹多已面目全非,有些则完全消失。而龙山寺却由于鹿港后来的一度衰落,反而得以将其原始的风韵完好地保存下来,成为台湾历史、文物、建筑、美术等方面学者研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