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4年02月03日
第2版
02

当拖拉机掉下深谷后

编者按:成阳纺织器材厂赵兴斌等四位工人,奋勇抢救翻车遇险农民兄弟的事迹非常感人,表现了工人阶级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体现了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广大职工应向他们学习,要在实践中培养为祖国为人民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品德,在两个文明的建设中作出更多更贡献。

时代造就英雄,英雄为时代增辉。继华山战斗集体的英勇事迹之后,在我省周至县的黑水河源头,又传出了一曲舍己救人的赞歌。

元月十七日清晨,大雪纷飞,秦岭山区白雪皑皑。一辆由西往东行驶的小四轮拖拉机,正沿着黑水河,在厚畛公路上奔驰。当拖拉机行到人称“鸡架砭”的地段时,因为坡陡路滑,未减速的拖拉机载着四名搭车的农民摔进二十多米深的山谷。

金属的撞击声,车上人的惊叫声,惊动了前面不远的两个小学生,他俩跑到出事地点,只见山崖下的拖拉机被摔得四分五裂,车上的人躺在河边,“快来救人啊,小四轮翻到沟里去了——”

急促的呼救声,在山中回荡。二里路外的咸阳纺织器材厂正在往汽车上装货的赵兴斌、张天云、佐继仪、海福林听到呼救声,连忙朝出事的地点奔去。

笔直的悬崖又陡又深,根本没有下脚的路。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五个乡亲冻死、疼死吗?不!想方设法也得下去救人。“用绳子去把人往上拉。”四个人想到了一起,他们又急步奔跑到装货汽车上,找了两根粗麻绳,这时,共青团员海富林急切地说,“你们快去救人,我发动车做接应。”他们三人带着几个农民又跑回出事的地方。“我先下!”老工人赵兴斌抢过佐继仪手中的绳头,往腰上一系,就滑下了沟底,接着张天云同一位过路叫魏军正的农民,也拉着绳子滑了下去。

掉在沟底下的五个人,其中一人已死亡,剩余的四人也因伤势过重,昏迷不醒。老工人赵兴斌根据以往救人的经验,伏在他们身上一个一个地做着人工呼吸,被救的人慢慢地有气了。张天云一边扶着被救醒的人,一边稳住垂直放下的绳子,对上面喊着,“律左一点,再靠右一点。”指挥这场用绳子救人的战斗,站在崖顶上的共产党员佐继仪双手拉着绳索,随时都有被拽下去的危险,但他却忘记了这一切,用脚蹬着崖边,使尽全身的力气一点一点向上拉。一个,二个,当第三个刚被拉起来时,只听“嘣”的一声,紧绷着的绳子拉断了。就在同时,只见张天云一个箭步冲上去,抱住了就要摔在地上的农民兄弟。

“鸡架砭”出事的消息,牵动了四乡的农民和过路群众的心。大伙在山坡上拣来了干柴,在公路旁燃起了一堆熊熊的篝火。素不相识的大爷,大娘们用一双双温暖的手,为受伤者掐“人中”,止血……

四个多小时过去了,当在沟底救人的几位同志拉着绳子上来时,他们身上的雪化了,又结上了冰茬,周围群众望着他们在寒风中颤抖的身躯,感动得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车载着受伤的农民兄弟,向着一百六十里路外的周至县人民医院急速驰去。医院的急救室里,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其中两人慢慢地苏醒了,并能张口轻轻说话了……

赵兴斌几位同志接受采访时,他们这样说:“这没有什么好报道的。事情是让我们遇上了,能见死不救吗!”(拳宾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