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4年02月21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倘若灶君不吃胶牙饧 训(小小说) “开拓者”征文 古诗十九首 平均主义要不得 铁锤下 从生活中提炼 图片新闻 我都有别墅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平均主义要不得

——北方滑稽戏《阿混新传》观后

□ 作者 董子竹

董子竹

看了西安市曲艺团移植上演的北方滑稽戏《阿混新传》,畅笑之余,联想颇多,尤其是“阿混”阿奶这个人物引起了我的深思。

杜小西之所以成为“阿混”,与老阿奶对他的溺爱是分不开的。作者对这个现象,作了深刻的开掘。杜大男闹着要分家,不想白养活懒汉杜小西。阿奶大动肝火一古脑儿把陈年老账翻了出来.并表示,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顶住杜家的门户。她希望每个人都能混碗饭吃。这是由于大半生艰苦的生活经历,在她的头脑中形成了这样一个概念,要生活下去,就要“有饭大家吃、有衣大家穿”,能干的就应养活不能干的甚至不干的。她自己就是这样“大公无私”地把一生献给了儿孙。她希望她这种“美德”永远传下去。小生产者的平均主义观念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确实也是一种“德性”。但是,随着历史的前进,人民已是国家的主人,物质生活条件也大大提高了,还把这种平均主义的东西作为一种“美德”来坚持,便滑稽可笑了。老阿奶这个形象的喜剧性便在于此。她溺爱杜小西这早年丧母的孙子的根本原因也在这里,这是种广泛存在的习惯势力。

老阿奶这个形象告诉人们,平均主义和社会主义是毫无共同之处的。不认清平均主义的荒谬性,把它作为一种道德,只能是为“阿混”们提供保护伞,阿奶便是小西的保护伞。这不是在爱年青人,而是一害国家二害年青人。我们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广大工人群众进行反对平均主义的教育,切不可忽视这种平均主义习惯势力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阻碍作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