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4年02月24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一天的长短 支柱(小小说) “开拓者” 征文 春日(套色木刻) 有感于“混” (随笔) 脏毛巾 塞上歌舞动古城 对话录 迷人的眼睛 纱厂短笛 不熄的矿灯 谜语 陌上桑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一天的长短

□ 作者 王晓鹏

王晓鹏

一天二十四小时,是万古不变的。可是,它的内含在不同的时代里却不尽相等。拿科学技术来说,过去,一个重大的发现或发明,往往需要经过几个世纪。到了二十世纪,科技发展的水平就以年代作标志了。而现在,国内外科技界捷报频传,日新月异,有时几个月甚至几天的科研成果就等于过去几十年、几百年科研成果的价值。一天的长短相差多远啊!

诚然,时间老人每天给人们的时间一样长短,不会多给他一分少给你一秒。可是,在不同的人那里,一天却可以拉长,也可以缩短。在同样的时间里,有的人取得了甚至令人难以想象的成绩,有的人却似乎算不出究竟做了些什么。科技战线的铁人陈篪和也的试验小组,在断裂力学的研究中用五年多的时间走完了外国同行走了将近二十年的路程,平均一天近乎等于外国同行的四天。据统计,鲁迅先生仅一九〇七年——一九三六年三十年间,就写作翻译了六百四十多万字,平均每年二十多万字。写作是这样的高产量而又高质量,除了其他条件,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象从海绵里挤水那样,把每天的时问“挤”长了。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可见,一天的长短,全看人们赋予它的内容怎样。克思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曾经预言“一天等于二十年”。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