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官不可为
西安 王锦春
什么是“混官”,偶翻《阅微草堂笔记》,见到一则有趣的故事:有一官员在阎王面前夸口自己如何清廉,每到一地只喝一杯水。阎王反唇相讥,“依你所言,不要钱即是好官,若用木隅为官,连杯水都不要,岂不强于你。”那官辩道:“我虽无功,但也无过啊!”阎王大怒:“你苟且偷安,该断的案不断,该办的事不办,该说的话不说,这岂不是有负于国有负于民吗?”驳得他哑口无言。看来,这是位不讲情面的阎王,自然也就对“混官”不讲什么客气了。
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那种只知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混”官也不乏其人。他们中,有的“敢于”扯皮,互相推诿,遇事能拖则拖,能推则推,矛盾上交,落得个自己太平;有的善于明哲保身,对不正之风“睁只眼,闭只眼”,一团和气,甘当“好好先生”,党的原则抛到九霄云外;有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年复一年,面貌依旧;而他们却“混”得有滋有味,顶着乌纱帽,一点不脸红。
说句不中听的话,革命队伍中的“混”官,实在是一种寄生虫,败坏党的风气,腐蚀人的斗志。有甚者,不光他们自己“混”,还对那些积极肯干的同志轻则冷嘲热讽,重则利用权利给你点厉害,非整得大家都“混”下去才罢休。
要想开创新局面,就必须让“混官”们“混”不下去,而“混”一顶乌纱帽正是革命者所不齿的。武则天时有个叫苏味道的,其人遇事从不置可否,人称苏模棱,官至宰相,可谓“混”得有方。这,毕竟是老皇历了,还能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