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具风姿的《接婆姨》
栾世孝
最近,清涧县文工团创作演出的陕北道情《接婆姨》,活泼风趣,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观众激赏不已。它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使得老实巴脚的青年农民刘喜喜的生活由穷变富了,使得他在生活十分贫困时,被迫和婆姨王小莉离婚三年之后,破镜重圆了。《接婆姨》剧本的作者郑光前,对剧情这样巧妙的安排,紧紧抓住群众热烈拥护三中全会这个时代精神,因而,它的上演赢得了观众的热烈赞扬。
《接婆姨》的另一个特点,是乡土气息异常浓郁。作者在创作时,注重使用陕北的典型语言,注重载歌载舞的秧歌剧形式,注重语言的诙谐和趣味性,使得整个演出生动活泼,雅俗共赏。这个戏只有三个演员,但他们各具特色。扮演刘喜喜的白虎娃,表演自然、娴熟,惟妙惟肖地塑造出了一个勤劳善良、诚实厚道的陕北农民。扮演王小莉的蔡清英,是演唱道情的能手。她的音色甜美,唱腔流畅,表演洒脱,演出了纯朴的农家女子忠于爱情的可贵品德。侯凤莲是位五七年就入艺的老演员,她对王大娘形象的塑造掌握得很有分寸。王大娘由于几十年坎坷的生活波折,穷怕了,因而不同意她的独生女儿与刘喜喜复婚。她自私,但并不过分。当她确信刘喜喜的日子过富了,就欣然应允他们的复婚要求,使王大娘这个人物成为既是矛盾的集中点,又是冰释的催化点,加深了戏剧的艺术效果。清涧是陕北道情之乡,那里的人民与道情有着不解之缘。音乐设计者郝震川和樊奋革同志,在继承陕北道情许多传统音乐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给古老的陕北道情赋予了新的内容。
《接婆姨》的上演,取得了成功。在榆林地区文艺会演中,曾获剧本创作、音乐设计、导演、舞美设计、制作、乐队伴奏、演员表演、演出集体共八项奖。这次来西安演出,又得到大家的好评。我们热情期望清涧县文工团的同志们创作和演出更多更好的节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