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促进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振兴陕西经济
传经送宝人员在各地受到热烈欢迎
本报讯 前不久,省总工会组织一批能工巧匠和工程技术人员巡回到延安、榆林、安康等边远地区传经送宝,切磋技艺,受到了这些地区基层单位职工的热烈欢迎,三月二十四日,这些同志已经载誉返回西安。
这次为期十天的巡回交流,采用现场表演、技术讲座的方式,给老区和山区人民带去了独具特点的机加、焊接、热处理、水泥切割、烹调技术等十几个项目。全国劳动模范、陕西纺织机械厂刨工阎天恩,用自制的“综合刨刀”,在龙门刨上表演一刀多用技术,节约了刀具,提高了工效,陕北工人兄弟很感兴趣。他还建议延安地区组织大修组、预检组、备料组,解决机械设备修理的问题。宝鸡综合服务公司宋东郊老师傅的陕西“龙须扯面”,使延安饮食业同行们大开眼界,延安市政府已准备开个面馆,添上这个为群众喜爱的食品。
传经送宝的同志们在各地既是表演者,又是实干家。他们开展的“看谁解决问题多,看谁这次贡献大”的活动,为基层解决了不少生产上的实际问题。榆林靖边酒厂生产的“古城”大曲,质量一直提不高,省轻工研究所工程师王敬义、王怀祥来到这里后,仔细观察了酿酒的每道工序,对生产大曲白酒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程进行了讲解。西安市技协寮纪忠用最新的粘接技术,为延安风机厂修复了报废多年的三十吨油压机,解决了生产急需。
这些同志走到哪里,就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带到哪里。十天来,他们在三个地区、近二十个工厂内举办各种培训班、咨询处、座谈会十五场,便利了职工学习。安康水电三局机修厂过去在外地学习电弧切割水泥技术,来回路费就要花去二百多元,这次没花一分钱,就学到了氧矛切割水泥技术。靖边县的领导同志说:“我们领导班了刚刚凋整,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正准备大抓葡萄栽培,发展葡萄酿酒业。可是我们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省总工会组织的技术人员来给我们作技术指导,帮助我们进行发展葡萄酒生产可行性的方案,真是雪中送炭。”
这些同志返回西安后,省总工会副主席高盈民在座谈会上赞扬他们表现了工人阶级宽阔的胸怀,发扬了工人阶级互助友爱的精神,传播了我省各行业的新工艺、新技术。他说,今后的技术协作交流,不仅边远地区要搞,关中地区也要搞,要跨地区搞协助,挖潜力,使我省技术进步的步子迈得更大些。
能工巧匠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巡回表演期间,分别受到了延安、榆林、安康等地党政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本报特约记者
本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