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秦都“上甘岭”何时得改观
这里所说的“上甘岭”并非朝鲜战场上的上甘岭,而是位于秦部古城中心的咸阳市百货大楼。
这个大楼之所以被人们称为“上甘岭”,首先是用水难。二千二日平方米的三层大楼,从八三年营业以求上下水管均未通水。每天打扫卫生时,职工们还得从楼下穿过一条大街到外单位一盆盆地往楼上端水。这样,尽管费工费时,大楼的卫生还是得不到保证。
其次是上厕所难。由于一至三楼厕所均未通水,职工们只好到大楼对面数百米的一个商店去解大小便。
第三是住宿难。这座拥有一百六十余名职工的商店,却没盖一间职工宿舍。直到现在,从外地调来的六十多名职工,不少人只能借住在外单位的房子里。
第四是就餐难。春夏秋冬,职工们只能在外单位食堂买饭吃。
第五是进货难。因没有库房,给货物周转和营业造成极大困难。
作为咸阳市最大的百货大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事”?这并非设计不周或缺少资金,也不是没有基建材料和施工力量,而是由于一个搬迁户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而造成的。
早在一九七三年大楼基建前,原咸阳市革委会有关部门就批准拆迁当地八户民房,其他七户均在七九年底前先后搬出,唯独剩下利民四队社员王志荣,经多次联系都达不成协议。后按照市计委有关负责人指示,商业局于一九八〇九月底为王家新建砖木瓦房四间,连同灶房等共计建筑面积一百平方米,造价七千三百五十元,建房质量和面积均超过王家原有旧房。但新房建成后,王家不肯搬迁。经大楼基建组和生产队协商,决定再给王家八千元,而王仍不答应。后来,王又以增加了人口为理由,要求除搬进新房外,再给他家划两处房基。因条件得不到满足,王家一直没有搬迁,致使原百货大楼规划的库房、灶房、职工宿舍无法动工,大楼的上下水管道也不能接通,严重影响了营业,给大楼一百多名职工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重重困难。
十年前,咸阳市有关部门为搬迁户的问题曾发过文件,后来市商业局也一次又一次向上级有关部门打报告,但这一问题至今毫无进展。大楼的一百多名职工要求本报为他们呼吁,请有关部门出面裁决,迅速改变秦都“上甘岭”的现状!
(田伟 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