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小小说)
西安石油勘探仪器总厂 孟宇
推开家门,沙发上腾地跳起一个人来,他快步走到我面前,猛地抓住我的双臂,一句话也不说,两只瞪大了的眼睛,只管在我的脸上转来转去,似乎是在数我脸上的雀斑。
这是谁?面对这不速之客和这突兀的举动,我惘然了。
“不认识了?哈哈,真是为人莫做官,连同桌同学都不认了!”
“哎呀,王本!”经他这么一点,我终于认出来了,一件件往事立刻从脑海深处浮现出来:那是一个多雪的冬日,我的同桌王本,因身上穿得单薄,冻得嘴唇发青,浑身抖索,老师伤心地落下了泪,把自己的棉袄脱下来,披在他那瘦小的身上;头发花白的老校长,郑重地把“三好”学生的奖状授与他,而他捧着奖状,在台上傻乎乎地笑着……
那都是三十年前,我在故乡上学时的事了。王本因家庭困难,一直享受着国家的助学金。因为他酷爱美术,后来在一个工厂里当了美工。南北两地,一别三十年,如今他却鬼差神使般地出现在我的家里,怎不叫人又惊又喜。
故人见面分外亲。我激动地拉着他的手,仔细地端详着他:啊,变了,岁月的风尘使他变多了,除了脸上的模样和孩提时有几丝相象外。妻子也为我们的欢聚而高兴,喜滋滋地准备饭菜去了。
不大一会儿,饭菜摆上桌来。菜,香气扑鼻,酒,芬芳透亮,暖人肺腑。我们重温起孩提时的旧事,仿佛就在昨天一样,牵人肚肠。提起助学金的事,我感慨地说:
“是啊,我们这些人,更应该好好工作,多为国家出点力才是。”
“啊,”客人略一怔:“那当然,不过,做人也不能只朝后看,不往前想啊,如今还是讲实际的好!”
“怎么个实在法?”我不解。
“实不相瞒,此次小弟是专程奔你这个大钢厂供销科长来的,帮个忙可行?给我搞百儿八十吨钢材,活动经费每吨一百元,你看……”
我的酒醒了一半。
“你不是搞美工的吗?”妻子问池。
“整天钻到色块里有什么出息,好汉不挣有数的钱!那个高级‘油漆匠’早不干了。这年头,不趁机赶快捞一把,怕以后就没有机会了。”他边说边夹起一块肥肉,塞进口里,有滋有味地嚼着。
这时,儿子走了进来,向他妈妈伸着手:
“妈妈,明天开学,要交学费了,给钱!”
“学费?”妻子吟沉了一下,转向客人道:“他叔叔,这学费年年交,书读出来了,有了资本,怕不会忘了妈妈?我真担心,他将来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噢!”
客人有些坐不稳了,脸上白一阵红一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