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4年08月03日
第4版
04

文学要面对历史转折的时代

——访著名作家康濯

邵关

西安是他这么多年盼望来的地方。四十六年前,即“七七事变”的第二年,在盛复酷署的七月,他一个刚满十八岁的青年辗转来到两安,从这里踏上真正人生的征途,奔赴延安,投身到抗日的滚滚洪流中。今天,又是七月,在我国历史的大变革中,他不顾年事已高,来到西安,参加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年会,同各地的文艺家、学者一起讨论新时期大家共同关心的文艺问题。

他,显得清瘦,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吐文雅。对所提的问题,只略加思考,便侃侃而答。与他交谈,就如同读他五、六十年代的名著《东方红》、

《水滴石穿》、《春种秋收》、《我的两家房东》等小说,使人感到他思想的深邃和语言的优美。

他不能不思考——面对现实,面对生活。他不只是著名作家,而且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排头兵——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中青年作家的湖南的省文联主席啊!

访问伊始,笔者自然先向到他的健康情况和“文革”。中的厄运。老作家只是置之一笑。人生坎坷谁都难免。要从历史的长河中去看,我们的事业胜利了,个人也便乐在共中了。

说到事业,他话锋一转,说:今天我们处在大的历史转折的时代,文艺必须充分反映时代的愿望和要求,作家必须重新认识生活、思索生活;思想更新、知识更新。尽管我们仍旧提倡题材多样化,就整个题材而言,重点要转移,要写改革,写创业,写开发事业中敢闯、敢拚、敢开路的新人。

老作家以他雄厚的艺术修养,掰起指头,回顾着近、现代世界文学史。他说,美国开发西部地区时,很快就有一批作家写出了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品。阿拉斯加当年的淘金,也算是一种开发,艺术大师卓别林的电影就涉及过这一方面。当然,那是资本家的开发,流尽血汗的是劳动人民。我们与他们具有根本性质的不同,但从开发这一点来讲,不是不可以借鉴的。我们应该有更大魄力的开发精神。十月革命后,苏联人民开发西伯利亚、石油基地、建设工厂,涌现许多好作品。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改革,形势喜人。已经出现了一批开拓性的好作品。正是议论纷纷、眼花缭乱的时代,一定要出现科学上的发明、创造。一定要出大作家、大作品。开发者队伍本身就会出现大量作家。对中青年作家要爱护,注意批评中的各种是非界线,不能泼脏水连婴儿也倒掉。要不怕失败。

他对文学创作妁前景,充满信心。他希望评论家、专家认真研究文艺发展的规律,共同促进文学繁荣。说到这里,他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