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监狱大学”毕业的经济学家——薛暮桥
梁胜潮
1927年。天空乌云笼罩。年轻的共产党员——薛暮桥被捕了。因为他在杭州参与领导了工人运动,被反动派押进了“陆军监狱”,从此便开始了三年半的“监狱大学”。
在狱中,他结认了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张秋。这位被判了死刑的共产党人,每天仍以顽强的意志刻苦学习。他对薛暮桥说:“共产党人,活着一天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工作一天。监牢虽不能为革命工作,却能认真学习,我虽不久于人世,但也决不会坐以待毙!”老一辈共产党人至死不忘追求真理的精神感动了他,光辉的形象鼓舞他踏出了一行闪光的脚印。
晨曦是惨淡的,生活单一而又痛苦;夜晚阴森森的,弥漫着恐怖。薛暮桥学呀,学呀……,不分白日与夜晚,不顾生活的创痛,先后读完了列昂节夫的《政治经济学》和河上肇的《资本主义经济学思想发展史》以及大量的政治、历史书籍……。
三年半后,他从“监狱大学”毕业了。三年半的监狱生活,造就了无产阶级的经济学家,锻炼了无产阶级的理论人才。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薛暮桥写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为培养我党的经济干部和提高战士的觉悟作出了贡献。解放后,他出版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探讨了我国当时的经济状况。1959年他写了一个有关“大跃进”经验教训的内部文稿,正确分析了“大跃进”的利弊。同年,他写出了《中国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书,引起了国内外经济界广泛地重视和关注……。他曾因“大跃进”的内部文稿而受到批判;“文化大革命”,中又被打成“经济界头号反动学术权威”。然而,在“牛棚”里,他又象几十年前一样,再次学习《资本论》等马列主义著作,写出了《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一书。从“牛棚”到1979年,他七易其稿,出版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这部驰名中外的论著。一位外国记者说:“这是一个反映和推进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蓝本。”他“不是关在象牙塔内的学者,而是参与实际经济改革的行动派。”
薛老现在已是我国经济界德高望众的老前辈了。然而,他在五十年前“监狱大学”中的一段生活,对我们青年一代如何自学成才,经济工作者如何勇于探索和改革,不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和鼓舞么!薛老说:“如何在中国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一辈子研究不完的问题……。”让我们向薛老那样去努力学习和不断开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