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书成癖的人
我国古代有不少文人学者博览群书,爱书成癖,因此,人们奉送给他们各种美称。
南北朝时的刘孝标,酷爱,读书,不惜用各种办法找书来读。每当他得知别人有好书时,无论路程多么遥远,都去求借,一旦借回便如饥似渴地一口气读完。人们看到他这种读书的贪婪状,便称他为“书淫”。
隋朝公孙景茂,别号元蔚,自幼刻苦读书。因他读了很多书,被称之为“书库”。
《武陵记》说,后汉马融勤学,写得一手好文章。人们都说他读尽了天下文章,因而奉以“绣囊”的美称。
唐代的李泌,七岁能文,唐玄宗曾召令供奉东宫,后来被封为邺县县侯。他不但看书极多,而且家里藏书汗牛充栋,因而被人称为“书城”、“邺架”。
唐代的李善,曾经注过《文选》。他读书极多,并且博闻强记,因之被人称为“书簏”。
唐代的大博学家虞世南,饱览群书,知识渊博,人称“行书橱”,意思是活的书柜子。
宋朝的李纲,不但是个有名的政治家,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博览群书,被人称为“书橱”。
(吴柱国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