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身首异处“日夜盼团圆”
李玉田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名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全卷长达二丈四尺。这幅画描写的是浙江富春江一带秀丽壮观的山水景色,画面苍苍沉郁,精气动人。真可谓“一峰一状,一树一态,雄秀苍莽,变化极矣”
黄公望(一二六九——一三五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江苏常熟人,曾做过中台察院掾那样的小官,后被陷入狱,几乎丧命。出狱后改名“一峰”,并作了道士,此时己近五十岁。他往来于富春江、苏州以及常熟虞山,长期生活在山林村边,领略江南山水之胜,“袖携纸笔,迅遇景物,辍即模记”。用了三、四年的功夫完成了巨制《富春山居图》。
这幅画到了明代成化年间,为著名画家沈石田所得,清初又为吴洪裕所珍藏,顺治七年洪裕临死前嘱咐家人将此画烧掉,作为他的殉葬物。当焚化时,他的侄了昊静庵恬恰巧赶到,把它抢救出来,但已被烧掉一段。从此这一名画便被裁割成为两段,现在一段在台湾,一段在大陆。
我们盼望台湾宝岛早日回归祖国,让这一艺术珍品能早日“破镜重圆”,使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重睹《富春江居图》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