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读书求知与脑爆炸
彭庆杰
在读书的“长跑”道上,不少人收拾书包,退下阵来,歇息去了。正如后晋史学家刘昫所云:“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考其原由,发愁脑子用坏为其中之一。有的朋友读了一阵书后,觉得脑子有些发胀,便叫起苦来:“脑子快炸咧!”
因此,我想做点人脑认识能力与知识容量的解剖,意在劝君勿愁脑子“炸”,回阵奋力勤读书,做个“善始”、“克终”的读书人。
人脑是人的思维器官,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特殊物质。健康的脑子,蕴藏着巨大的学习、认识能力。据现代科学揭示,大脑皮层约有二百余层,一百四十亿神经元,每个神经元相当一个微型信息处理系统,要于其他近一千个神经元联成复杂的神经网络,而且单是胼胝就含有二亿条神经纤维,每条纤维内以平均二十赫兹的频率传送着时速为四至三百公里的神经冲动,使得两个大脑半球的总通讯量达每秒四十亿冲动。这样一种健康的人脑,现代科学家还探明,在人的一生中,可储藏各种信息的最大值,可以相当于五亿本书的知识。假定一个图书馆藏书一千万册,五亿本书就是五十个这样大型的图书馆。你看,人脑对知识的容量有多大!无需精确计算,你读书再多也不会因超负荷引起“脑爆炸”。由此可见,胡耀邦同志号召青年一生读二亿字的书是有科学根据的。
在实际读书生活中,读书多的人,不但脑子没有用坏,而且越加灵敏。笔者未查考到马克思和鲁迅读过多少书,但列宁说过:对马克思来说,“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这当然也包括书本知识。有人粗略统计过《鲁迅全集》中引证过古今中外的书约有五百五十五种之多,从中也可以想象得到鲁迅读书之多。马克思和鲁迅读书生活不正是读书越多、脑子越灵敏的明证吗?可见,担心读书太多脑子“爆炸”是大可不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