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删出了一个新境界
谈影片《高山下的花环》的艺术成就
郭琳
较之小说原作,影片《高山下的花环》的编导在许多方面都有突破,删去赵蒙生、吴爽与梁大娘相认一节就是一例。
在小说后半部,人们看到,一张过去的照片使赵蒙生,也使赵蒙生的妈妈吴爽认出了当年在沂蒙山老根据地就结识并且用自己的奶水喂养了赵蒙生的梁大娘。这时,吴爽“蓦然惊呆了”,说话“声音发颤”,心里也产生了深深的歉疚:梁大娘养育了自己的儿子,梁大娘的儿子三喜又为掩护自己的儿子而牺牲,而自己却……
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发表之后,在赞誉之余,也有同志对这一节提出异议,认为这样增加了巧合的成分,有斧凿痕迹。这话说得不无道理。如今,影片的编导删去了这一节,删得好,好就好在减少了人为的戏剧性,抹掉了巧合的痕迹,使作品更贴近生活,更加真实,更易于为人所接受,给人内心的震撼力量也变得更为强烈了。
这一删,还好在把人物形象升高了一个层次,小说中吴爽在和梁大娘相互认出之后的感动有一定的局限性,局限在对梁大娘一人的感激上,多少带着些个人报恩的意味。而在影片里,两人并无旧情,吴爽却仍然被感动。这时的感动就超出了个人的范围,是为老区人民这种为国家奉献一切的精神所感动。这里表现出的是更为广阔、更为深刻的内容。从而,人物形象跃上了一个新的层次,作品的主题也进而丰富了,升华了。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曾对友人这么说:“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他这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艺术辩证法。雕塑家不就是在凿去无用的石料之后使主动的塑像显示出来的吗?影片《高山下的花环》的编导对吴爽与梁大娘相认一节的删削及其达到的艺术效果,也验证了这一艺术的辩证法。所以我们说,这一删,给影片删出了一个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