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4年12月18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贵在用其长 马鞭草 众多的太阳(寓言) 朝阳 炉长(国画) 徐国志 奏出人民心声的作家一张弦 《寒夜》 地转锦江成渭水 天回玉垒作长安 我爱黄河 洛南静板书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马鞭草

西安 孙见喜

那么一撮纤毛儿,仄仄地卷缩着,蔫得黄黄的,比人的眉毛还不如呢!不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偏偏生在一个干涸的蹄窝里!地方是十字路口,牛呀、驴呀、羊呀、狗呀,它们或去服役,或去赶草,或丢放荡;泥地里,杂踏踏留下一片印花花。梅花脚的,豆花脚的,深如小碗的,浅若酒盅的,日光一晒,浮雕般固定下来,软泥变作无数道坚硬的棱坎,将这十字路侧隅的三角地割成无数个凹凸,成为这坦坦大道的一个特殊的佩饰!就那么怪,它生在一个不大的蹄窝里。蹄窝里聚过水,可水干涸了,以致蹄窝裂出几条小缝。它那纤毛儿般的叶丝儿就从那缝隙里钻出,象一个壮汉鼻孔里曳出的鼻毛,却没那毛儿的粗硬。多么可怜哟,它长得成植株吗?结得出籽实吗?它从哪里来?由潜行地下的毛根萌生?由野风吹来的种子发芽?不啊!抑或是谁家牛马的蹄缝,从草地处夹携来这带根的泥巴呢!

我的小弟,一个农民的本质,却不甘于土里刨食,非要折腾着当工人、当技师、当经理、当厂长!现今时代,阔海空天地无遮无拦,为这奇志之人造就了自由。他选择了这十字路口的一角,营造起自己的企业。那是两间土坯砌就的小屋,二十几平方米。听说屋里有设备,屋后有土炉……他曾写信往省城来,大谈其未来的系列产品,很有企业家的气慨。我回来看他,却不见他的影子,唯他那三个把子弟兄在那里砸平一张废铁皮。大锤落下,一个凹儿显出,铁皮翻过来,却是一个鼓鼓的凸起;于是又砸,再翻,如是反复,“哐哐”的声音震荡田野,连河边那头犍牛也朝这边瞧呢!我无法想象,一个泥腿子的后代,没有多少文化,怎么操得起钢铁的事业!我蹲在他土屋的门前苦苦寻思,却找着了这撮小草……啊,小草,大路两旁,城镇四周,一尽儿是参天大树,浓荫遮天蔽日,你还想做什么呢!

果然,他的系列产品变成了系列失败!他铸造的水下道盖口,百分之六十不合格;他加工的蜂窝煤模子,上市缺乏竞争能力;他设计的电碾、他安装的电猫,统统不成功,本儿也贴光了!父亲怕破产,急电摧我回来,令他悬崖勒马!

又是这十字路口,又是这土坯小屋。门锁了,浓浓淡淡的漏痕在檐下的墙头印出桂林的山山水水,木格儿的窗棂霉黑霉黑,唯那破絮般的窗纸微微歙动,表示这家泥腿子企业在作奄奄的呼吸……我的心碎了,这个不安分的稼娃呀!

我在这屋前徘徊,脚下一片不平地。蹲下,噢?!马鞭草!那些驴的马的蹄痕尚在,却这马鞭草四向地伸出了茎子;蓬蓬地,勃勃然作辐射状!我想起了,那撮儿黄黄的纤毛儿,它竟没有死,长成了一窝!它不密聚,却愿四散开来,去繁殖、去发展,从黄土下吸取,在黄土上铺绿,大自然啊,它能创造,就让它生存吧!故乡有河叫丹江,有山叫商山;河畔、山角,哪一处不有这马鞭草呢!它布满茎节的蔓子,可以爬千里、万里,只要那里有水、有养分,它便作无限的生命的追求。那蔓子细如灯芯,却韧如皮筋;爬一截,扎一撮毛根下去,即便茎子枯断,几丈之外却会有一串串新的植株……这不灭的生命啊!

世上生物皆有用。马鞭草的蔓子可以搓绳,乡人以此作腰带,毛毛地给人一圈儿暖。它扒在墙脚,可以护庄基;扒在河堤,可以镇洪水,城市园林,它的密植便是绿的草坪啊!

父亲急匆匆奔来,手里捏着一封信。我展笺看去,是弟的手笔,说他用仅有的一点资金上了机械学院的夜大学。父亲重重地跺着脚,骂:“这个气死人的野东西,钱不抡完不心甘!”我告诉父亲:“这下可好了,马鞭草爬到水池边了。”父亲气哼哼地不服,说马鞭草怎么可以成材。我无需向这文盲的父亲解释智力投资对于一个“企业农民”的重要,只是坦坦然扶起他:“走,回。”

绿色的田间小径,茸茸地给人以幽思;这毯子般排铺而去的马鞭草啊,它们追寻水源和养分的茎蔓,扯得那么远、那么远,可以和这小径一样长呢! (题图 鲁强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