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4年12月21日
第2版
02

穿罗古绣放异彩

——访西安锦江刺绣厂

解维汉

初冬时节,锦江刺绣厂宾客盈门。日本国日中织绣研究协会访华团三百余人分九批到这个厂参观访问,对光彩夺目的穿罗绣品倍加赞赏。

穿罗绣又称秦绣,一九七八年在市工艺美术公司研究所倡导下,由锦江刺绣厂艺人,综合源于汉代、盛于宋代的民间纳纱绣、夹纱绣特点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陕西地方特色的刺绣品。这种刺绣利用纱罗网孔,依照经纬绣出图案,具有强烈的装饰趣味。当年曾在全国工艺品展销中引起轰动。近年来在省、市、全国多次展出中获奖。今年,这个厂的穿罗绣“汉瓦当绣片”和“金鸡图”又在全国旅游产品内销工艺品展销会获优秀奖、表扬奖。

走进穿罗绣车间,我看到一排排绣工正认真伏案操作,手捻绣针,飞针走线,娴熟自若。这个车间的八十多名绣工大部分是青年。穿罗绣的特点是针法繁多又富于变化,质感强,以表现装饰图案见长。多年来经过艺人们辛勤探索,已由原来的十多种针法发展到三百多种,有波浪、麦穗、柳叶、鱼鳞、冰花等多种形状。在实践中她们按照表现内容的需要,仍在不断创造新的针法。由多种针法交替变幻绣制的绣品,做工精细,花纹细腻,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车间里,我还看到很多正在绣制的五彩斑烂的和服腰带。这是为日本株式会社松村丝店加工的产品。一九七八年以来,松村丝店的松村章一郎先生多次来华,每年都和锦江刺绣厂签订加工订货合同,每年加工一千多套,这种腰带在日本市场十分畅销。一九八二年,这个厂的三位艺人曾应邀赴日本东京、广岛进行国际性技术交流。这次日本友人来访,更加强了两国间人民友谊。

多年来,这个厂的艺人在穿罗绣技艺上不断创新,在题材上不断开拓。先后绣制过汉瓦当、飞天、秦代铜车马、西厢记等多种品种,最近她们又尝试绣制出了高一米、宽一点六米的大型穿罗绣壁挂《仿唐乐舞》。以含元殿、大雁塔、小雁塔、沉香亭等古建筑为背景,将霓裳羽衣舞、捕蝉舞、金刚舞、贵妃独舞以及女乐师等六组图案巧妙组合绣出,再现仿唐乐舞的绰约丰姿,古色古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和地方特色。使人感受到古老的穿罗绣蕴含着的无限生机。

企业改革给长期亏损的宜君县农机公司带来了生机,截至目前,产量比年计划翻了两番。这是对即将出厂的脱粒机进行质量检验。

刘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